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综合教育实力-特色课程与就业指导分析
作者:admin时间:2025-03-14 23:29:38 次
摘要: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绍兴技师学院)在综合教育实力、特色课程与就业指导方面表现出色,具体分析如下:一、综合教育实力师资力量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绍兴技师学院)在综合教育实力、特色课程与就业指导方面表现出色,具体分析如下:
一、综合教育实力
师资力量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现有专任教师283人,其中83.8%具有“双师”素质,27.2%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学校还拥有首届中国职教教学名师、浙江省特级教师等高水平教师。这些师资力量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教学保障。
专业设置
学校开设了多个专业领域,涵盖机械、电子信息、汽车、烹饪、建筑、旅游管理与服务艺术等。其中,数控应用技术是浙江省品牌专业之一,并通过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还注重艺术类专业的建设,如服装设计与工艺、艺术设计等。
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
学校与区域经济内的300多家企业签约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或教学工厂”,并拥有118个校内实训室。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为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荣誉与认证
学校是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并多次获得省级以上荣誉。
二、特色课程
现代学徒制
学校创新性地实施现代学徒制,与企业合作开展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实际工作环境,还能通过企业导师的指导提升职业技能。
跨学科课程体系
学校开发了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涵盖旅游、酒店管理、烹饪等专业。学校还注重礼仪教育,构建了基于社会就业的中职礼仪特色教育体系。
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成绩显著,通过订单班协议等方式与大型企业合作,培养复合型就业人才。
三、就业指导与服务
就业指导体系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包括就业创业教学模式、礼仪模拟实训等。学校还通过线上线下招聘会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就业服务。
实习与就业基地
学校拥有145家以上的校外实习基地,并通过“校外教学工厂”模式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机会。这些实习基地不仅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还为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了保障。
政校企合作
学校深化政校企合作,举办校园实习就业推介会等活动,吸引多家企业参与,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就业岗位。
四、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通过强大的师资力量、多样化的专业设置、创新的教育模式以及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在职业教育领域展现了显著的综合教育实力。学校不仅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还通过校企合作和现代学徒制等方式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些优势使得学校成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做出了重要贡献。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实施方式是什么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现代学徒制的具体实施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校企协同,共建产教融合基地: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通过建设教学特区、专业化产教融合基地、创业孵化中心等,助力学生在学业、就业和创业过程中获得全面支持。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产教融合基地,形成“一专一平台”的产教融合实践模式,确保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深化专业链产教对接:
学校通过深化专业链与产业技术进步的对接,实施产教协同人才培养实践。继续深化企业冠名合作,依托专业教育集团平台,继续实施现代学徒培养,构建“1234567”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稳步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落实。
组建“专业教育集团”: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通过组建“专业教育集团”,联合多家企业,形成“集团化”现代学徒制载体。这种模式将区域经济中同类型、技术新、活力足、社会责任感强且管理水平高的优质企业联合起来,共同为高质量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保障。
“六共”模式:
学校采用“六共”模式,即校企共同招生、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共同组织教育教学、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管理与考核评价。这一模式确保了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深度合作。
“五接”模式:
学校还探索了“五接”模式,即从学生到学徒、准员工到员工的无缝衔接。这一模式强调从学生入学开始,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实践,逐步过渡到准员工,最终成为正式员工。
“1234567”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
学校构建了“1234567”现代学徒制运行机制,具体包括:
1个核心:校企合作、双元育人。
2个主体:学校和企业。
6个共同:共同招生招工(徒)、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与教材、共同组织教育教学、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共同管理与考核评价。
4个阶段: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
5个环节:招生、培养、就业、创业、服务。
7个保障:政策保障、组织保障、制度保障、资金保障、师资保障、场地保障、设备保障。
个性化培养:
学校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通过手把手的师徒传帮带方式,进行针对性培养。在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的现代学徒制开班仪式上,学校领导、企业代表、学生及其家长共同参与,强调了现代学徒制的背景意义、培养目标及合作模式。
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学校在政策和资金上进行要素配置,设立财政专项经费补助带教师父、扶持校外实训基地,并建立280人的双师型教师库。学校还搭建平台,支持学生创业,帮助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育人模式:
学校采用“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育人模式,通过企业师傅与学生徒弟的聘任和结对,确保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成长。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通过多种方式和模式,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实施,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体系。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跨学科课程体系包括哪些具体课程内容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具体课程内容:
《古城绍兴淘宝游(双语版)》 :这是一门融合了绍兴历史文化与现代电子商务的课程,旨在通过双语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绍兴的历史文化并掌握基本的电子商务技能。
《视觉传达——不一样的PPT制作》 :这门课程主要教授学生如何利用视觉传达技巧制作专业的PPT,提升学生的视觉设计能力和演示技巧。
《电梯门机构的安装与调整》 :这是一门与机电一体化相关的课程,重点教授学生电梯门机构的安装与调整技术,属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课程。
《筑件——建筑+信息技术整合性课程》 :这门课程将建筑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培养学生在建筑设计和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综合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服务与组织》 :这门课程主要教授学生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与组织管理知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专业的学生。
《传承丝路精神,点亮文化之光》 :这门课程通过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和国际视野。
《施工图识图实战应用》 :这门课程教授学生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施工图识图技能,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 :这门课程主要教授学生城市轨道交通的行车组织管理知识,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相关专业的学生。
《中职对讲门禁系统综合实训》 :这门课程通过综合实训,培养学生的对讲门禁系统操作和维护能力。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还开发了多个跨学科的课程项目,如:
《读赏练》 :生活必备类课程,培养学生的生活文化素养。
《中国传统节俗文化》 :职业拓展类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节俗文化。
《绍兴园林景观故事》 :职业拓展类课程,结合绍兴园林景观进行文化教育。
《影视剧本创作》 :职业拓展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影视创作能力。
《职场情境口语交际训练》 :职场应用类课程,提升学生的职场沟通能力。
《职场应用文攻略》 :职场应用类课程,教授学生职场文书写作技巧。
《诗画造园》 :职场应用类课程,结合诗歌和绘画进行园林设计教育。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就业指导体系中的就业创业教学模式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的就业指导体系中的就业创业教学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3”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技能水平提升,改革专业课程,实施模块化技能课程改革,全面推广“双证制”考核制度。这一阶段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职业技能,为后续的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阶段: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的培养,构建“严爱”型德育生态体系。这一阶段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
第三阶段:职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与就业岗位零对接过渡奠定扎实基础。这一阶段通过开设创业课堂、模拟实践课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业能力。
创业课堂的开设:
创业教育课程建设:重视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将创业教育纳入学分制管理。一年级开设创业教育选修课,主要讲解理论和案例分析;二年级开设创业教育模拟实践课,为就业服务。
师资队伍建设:选派具有系统学习的优秀教师担任创业教育课程,建立专门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保证创业课堂的质量。
课程内容精选: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编写符合校本和专业实际的创业教育教材,确保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前瞻性。
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与生产企业、设备制造商合作,实行“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三对接”专业办学模式,实现“实习训练直通车、上岗就业零距离”的多方共赢运作。
依托绍兴市机电职教集团和绍兴市职教中心电子电工省级产学研联合体,形成以学生学徒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
创新创业教育:
各校成立创客指导中心,创建“创新创业创客孵化实验室”,通过“基地建设+团队组建+大赛孵化”三条路径,完善双创人才培养平台。
构建“双创基础理论教学—双创技能教学—双创实践教学”的双创教学课程体系,将双创能力培养融入专业课程和创新实践项目。
实训基地与校外教学实践基地:
校内建有“厚励创业创新体验园”、“学生成长服务中心”、“实训、创业体验一体的服装智能定制实训中心”等教学特区,培养学生的“双创”精神,并为学生的“高端就业”打好基础。
校外建立包括“实习实训、人才孵化、创业创新”在内的“全覆盖式”校外教学实践基地,覆盖学校的所有专业和学生。
多渠道合作与资源共享:
学校联合旅游专业高校院、中职区域文化课和专业教师、旅游行业一线从业人员,采用多元、互动和现代开放的方式整合旅游教育师资,共同培养专业化人才。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与企业合作的案例有哪些,合作模式是怎样的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与企业合作的案例和合作模式如下: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绍兴技师学院)与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
合作模式:学校与企业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具体措施包括引企入校、共建教学工厂等,形成“工学一体”的育人模式。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与电商企业的合作:
合作模式:学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电商企业紧密对接,组建了一支成熟的直播团队。该团队不仅帮助乡镇和企业销售名优特农产品、景区门票等,还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与浙江有乾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立的数字信息网络直播实训基地,单日销售额突破20万元,展现了直播销售的巨大潜力。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与智能制造企业的合作:
合作模式:学校与行业协会、企业合作,搭建智能制造应用中心,为当地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共享,共同探讨中国智造的创新之路。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与多家企业的合作:
合作模式:学校每年投入3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基地建设、队伍建设、育人模式等五大方面。通过“车间建在学校、课堂设到车间”的模式,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提升职业技能。上虞区职业教育中心与卧龙集团、阳光集团和高新机电等企业建立了三个全真教学工厂。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与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的合作:
合作模式:学校采用“现代学徒制”模式,与企业深度合作,为中餐烹饪与营养膳食专业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企业师傅与学生徒弟进行聘任和结对,体现了“校企双制、工学一体”的育人模式。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与地方产业服务的合作:
合作模式:学校作为绍兴市职业学校的领航者,服务地方产业,通过现代学徒制合作,了解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学校构建了紧密型校外实训基地,实施“现代学徒制”等管理制度,形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如何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的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总体表现良好。以下是详细分析:
就业率:
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具体到2024年,该校的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达99.83%。
2021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100%。
2023届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排名全省第10位,毕业生毕业三年后的就业竞争力排名全省第12位。
就业质量:
学校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专业对口率平均在94%以上。
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较高,例如2021届毕业生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养的满意度为98.8%,职业技能的满意度为96.8%。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技能竞赛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校还提供多种升学渠道,如3+2高职升学、单招单考高职升学等,确保学生有更多选择。
具体数据:
2021届毕业生中,有57.9%的学生升大专或本科。
2024年中职毕业生中,有4442人直接就业,平均月薪约为3865元。
学校支持措施:
学校每年组织实习就业推介会,与多个地方人社局、新区管委会、发展有限公司等相关部门合作,提供上万个岗位供学生选择。
学校还通过教师下企业启动仪式,促进教师与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就业机会。
文章标题: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综合教育实力-特色课程与就业指导分析
本文地址:https://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871/1050.html +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