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文化艺术学校,特色教育培养艺术英才-学校优势解析
作者:admin时间:2025-03-13 23:00:20 次
摘要:无锡文化艺术学校作为无锡市唯一的一所全日制艺术中等专业学校,自1959年建校以来,始终以“修德治艺,崇文笃行”为校训,致力于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学校在特色教...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作为无锡市唯一的一所全日制艺术中等专业学校,自1959年建校以来,始终以“修德治艺,崇文笃行”为校训,致力于培养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学校在特色教育和艺术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设有舞蹈表演、音乐、影视表演、播音与主持、戏曲(锡剧表演)、影像影视技术和美发形象设计等七大专业,涵盖艺术表演、影视制作、形象设计等多个领域。其中,舞蹈表演和音乐专业是江苏省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戏剧专业是无锡市职教重点专业。学校注重课程改革,推进文化理论课与专业技能课的结合,开设第二课堂和专业讲座,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
2. 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
学校坚持“实践性教学”理念,通过与专业艺术团体合作,开设订单班,将项目、团队、设备和课程带入校园。例如,学校与无锡市实验艺术团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并通过“产教融通、校团一体”的办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岗位上锻炼。学校还与全国多家艺术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 师资力量与教学资源
学校拥有一支由高级讲师、省级教学名师领衔的骨干教师队伍,并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担任客座教授。例如,学校曾邀请北京舞蹈学院的专家指导教学,并与北京舞蹈学院后备生基地合作,引进新的教学手段和剧目。学校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青蓝工程”等项目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
4. 学生培养与就业
学校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实施精品战略,主修选修并举,一专多能,构筑就业立交,助推多元成才。近年来,学校为国内一流艺术院校输送了大量优秀生源,升学率达76%以上。学校还通过举办各类比赛和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平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信心。
5. 校园文化与社会服务
学校以“围绕舞台、传承文化、服务社会”为办学宗旨,积极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和社会服务。例如,学校参与了多个大型文艺演出和戏剧创作,并通过公益培训普及艺术教育,提高中小学师生的艺术素质。学校还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
6. 荣誉与社会认可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被评为江苏省优质特色职业学校,并荣获“江苏省平安校园”和“无锡市文明单位”称号。学校的锡剧表演专业被评为江苏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重点项目,并入选无锡市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项目。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通过特色鲜明的专业设置、扎实的实践教学、强大的师资力量、全面的学生培养体系以及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在艺术教育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学校不仅为地方文化产业和文艺事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实用型艺术人才,也为国内一流艺术院校输送了大量优秀生源,成为无锡市乃至江苏省艺术教育的重要基地。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的订单班是如何运作的,具体包括哪些合作企业和项目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的订单班运作模式主要通过与多个专业艺术团体和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与专业艺术剧团的合作:
学校与多个专业艺术剧团紧密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例如,学校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浙江越剧团、福建芳华越剧团等知名剧团合作,共同打造“小百花班”、“浙越班”、“芳华班”等订单班。这些剧团将项目、团队、设备和课程带入校园,与学校深度合作,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与企业的合作:
学校还与多家企业合作,共同培养符合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的人才。例如,学校与浙江时代院线电影有限公司、广东金逸集团合作,举办了“时代院线班”、“金逸班”。订单班学生参与相应企业经营活动,充实了企业的技术力量。
学校还与太航、童话幼教集团等企业合作,确保订单班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要求订单班培养人数不少于对口专业毕业生总数的二分之一,并设立“校企合作”负责人,负责起草协议、立项申报、成果总结和资料建档等工作。
创新办学模式:
学校创新“产教融通、校团一体”的办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岗位上锻炼。例如,学校锡剧表演专业建于1959年,是传统专业之一,为无锡市锡剧院量身打造,对省内外锡剧教学具有重要影响。
集团化办学:
在无锡市教育局的指导下,学校探索集团化办学新模式,加强与全国艺术教育院校的合作,共享办学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集团平台,学校成功申报了中国艺术职业教育学会美育工作委员会2021年度美育项目,并参与了全国艺术职业教育课堂观摩活动、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等。
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
学校利用艺术教育的优质资源,积极开展社会服务,深度参与地方文化建设,为实现文化强省目标贡献力量。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的“青蓝工程”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和活动,旨在提升教师的哪些方面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的“青蓝工程”具体包含以下内容和活动,旨在提升教师的多个方面:
专业能力提升:
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参加全国职业教育大会、舞蹈教育教学高级研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师德师风及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青少年舞蹈编导公益培训等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
通过“名师引领、双一工程”,学校组建了多个教学创新团队,如江南服饰文化、海澜服饰技术、服饰新零售等,进行师徒一师一徒的“技艺工程”、一专一兼的“课程工程”、一师一室的“研发工程”,对团队教师进行传承研究、课程开发和数智应用等分类打造。
信息技术培训:
学校加强创新教育和信息技术培训,利用智慧校园平台加速教育信息化建设。
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强化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建立以职称评审、评优评先、薪酬奖励为导向的评价机制,要求教师具备师德践行、专业教学、综合育人和自主发展能力。
教学实践与研究:
学校鼓励教师掌握专业知识,投身专业实践,热心教书育人。为了激励教师成长,学校完善了教师成长激励政策,鼓励专业职称晋升,出台《关于鼓励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办法》,鼓励教师举办个人艺术专场演出或出版专著。
通过“一课三研”和“青蓝工程”期中汇报课等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师徒结对与传帮带:
学校实施师徒结对活动,通过指导老师言传身教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每年为三年内新入职的青年教师提供指导老师,并要求青年教师每周至少听课2-3节,以尽快掌握指导老师的教学经验。
通过师徒结对,实现教师之间的“教学相长,共同提高”,助力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
科研与课题研究:
学校以科研引领教学,发挥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基地的先进作用,坚持“课堂就是科研、问题就是课题、成果就是教研”的思路,重视课堂教学研究,常态化开展教学研究。
通过课题研究促进专业发展,加快教师队伍建设。
多样化培训与交流:
学校通过专家讲座、榜样示范、同伴交流等形式,深化青年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帮助青年教师坚定理想信念,明确发展目标,把握行动策略。
通过分类师训,全方位搭建教师发展的通道。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在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和社会服务方面有哪些具体案例,这些活动如何影响了当地社区和文化发展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在参与地方文化建设和社会服务方面有多个具体案例,这些活动对当地社区和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锡剧进社区活动: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积极参与锡剧进社区活动,通过组织经典锡剧折子戏演出,将高雅艺术带入社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传统戏曲的魅力。例如,2023年9月,学校协助无锡市锡剧院在“锡风雅韵 溢彩流芳”锡剧进社区活动中表演经典锡剧,居民们大呼过瘾,进一步加深了对锡剧文化的认识和喜爱。这种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还提升了锡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非遗文化进校园:
学校通过“课程教育+社团支撑”的实践路径,深化非遗学生社团建设,组织学生参与传统非遗进社区活动。例如,学校的学生社团定期走进社区,开展非遗文化展示和教学活动,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增强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豪感。这种活动不仅传承了非遗文化,还培养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公益培训和志愿服务:
学校教师团队积极参与公益培训和志愿服务活动。例如,在2020-2021学年,学校为无锡市多所小学、老年大学和华润集团提供了器乐、舞蹈、播音主持等公益培训,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服务。学校实验艺术团还多次参与无锡市文化演艺市场演出,推动地方文化艺术的繁荣。
研学基地建设:
学校与山北中学合作,共同打造了“印象北塘”研学基地,并在揭幕仪式上展示了锡剧联唱《绣红旗》《双推磨》等节目。这种研学基地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还促进了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艺术教育与社区互动:
学校通过举办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如“百灵鸟”艺术展演,吸引了全市361所中小学校的参与,参演节目512个,参演学生近1.74万人次。这种活动不仅展示了学生的艺术才华,还增强了社区的文化氛围,提升了居民的文化参与度。
对口支援与社会服务:
学校积极开展对口支援工作,组织师生团队深入基层,开展公益培训和文化服务活动。例如,学校为无锡市滨峰实验小学、锡山实验小学等多所学校提供了艺术培训,提高了中小学师生的艺术素质。这种活动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艺术水平,还促进了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学校提供了哪些就业支持和服务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总体较好,学校提供了多种就业支持和服务,具体如下:
就业率高:
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部分年份甚至达到90%以上。例如,在2020-2021学年,共有137名学生就业或升学,其中79人升入高一级学校,36人进入本科院校,43人进入高职高专院校。
合作单位广泛:
学校与多家艺术院团和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如无锡市歌舞剧院、无锡市锡剧院、常州市歌舞剧院、张家港锡剧团、江阴市锡剧团等。学校还与北京舞蹈学院等高等艺术院校合作,输送了数百名优秀毕业生。
就业支持措施:
学校积极做好毕业生各项工作,包括毕业生生源信息的采集、核对和上报,毕业证的办理,以及毕业生派遣工作。
学校发放就业协议书、双向选择推荐表、毕业生登记表等证书,并组织毕业生档案材料的整理、派送及户口的迁出工作。
学校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建立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沟通平台,帮助毕业生尽快就业。
实习基地和实践教学:
学校拥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如无锡市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张家港塘桥文化中心等,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社会实践和舞台实践机会。
学校注重实践性教学,采用“产、教、研”校企结合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打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职业技能发展。
就业满意度高:
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和就业单位对毕业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满意度均为100%。例如,在2020-2021学年,58名毕业生在中小微企业就业,初次就业平均月收入3000元。
多元化就业方向:
学校设有多个专业,包括舞蹈表演(中国舞、国际标准舞)、音乐表演(声乐、器乐)、戏剧表演(锡剧)、影视表演、播音与节目主持、影像与影视技术、美发与形象设计等七类专业。这些专业的设置不仅满足了市场需求,也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就业选择。
校企合作和订单式培养:
学校与多家艺术院团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开发就业岗位和订单式培养模式,实现企业和学生双赢。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与其他艺术院校的合作模式是什么,这些合作如何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与其他艺术院校的合作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这些合作模式不仅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还推动了学校在艺术教育领域的创新和提升。
校地合作: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与无锡市滨湖区文化馆签署了校地合作协议,旨在加速校地合作,提升文化艺术教育的社会服务效能,促进优秀艺术人才与群众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通过这一合作,学校在舞蹈、戏曲、声乐、民乐、戏剧等五大艺术门类中展示了丰富的合作项目,为地方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集团化办学:
在无锡市教育局的指导下,无锡文化艺术学校探索集团化办学新模式,与全国各艺术院校加强合作,共享办学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集团平台,学校成功申请了中国职业教育艺术学会美育工作委员会2021年度美育项目,并参与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艺术教育活动。学校还与兄弟学校建立了稳固长效的合作共建机制,在师资培训、学生培养、课程共建、技术研发等方面形成了紧密的长效运行机制。
专业剧团合作:
学校与多个专业艺术剧团紧密合作,共同培养人才。学校与多个艺术团体合办订单培养班,剧团将项目、团队、设备和课程带入校园,与学校深度合作,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还邀请专业院团的专家加盟,创新“产教融通、校团一体”的办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岗位上锻炼。
国际交流:
学校引进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确立人才培养的国际视野,加强与国外艺术院校或职业教育机构的合作。学校围绕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引进境外先进课程体系,并注重借鉴欧美职业教育课程,进行本土化改造。学校还对接国际职业资格标准,加强与世界一流艺术院团合作,围绕舞蹈、音乐专业的发展,引进具有国际公信力的艺术等级证书,推行“国内职业资格+国际艺术等级”模式。
校企合作: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与江苏荷风舞韵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美育实践实训基地”,组织学生进行美育素养提升培训,提高学生双证率和就业率。双方还联合举办各类技能培训、师资进修、艺术交流、学术讲座等活动,推动校企合作赋能创新。
非遗进校园:
无锡市公共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与无锡文化艺术学校合作,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深化青少年社会美育,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开放大学等校园深度合作,结合各校特色,如“留学锡职”、“文化无锡”等,共同打造非遗传承的“公开课”。
艺术创意实训基地:
无锡文化艺术学校与无锡广播电视集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建“艺术创意实训基地”。这一合作不仅有助于双方发挥行业和专业的优势,促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非遗项目开发和申报、创新项目推广等方面的合作,还能形成产学研机制,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凤凰美术班:
无锡凤凰艺术园与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合作创办“凤凰美术班”,为艺考生提供中国九大美院名师的指导。这一模式开创了公办学校与优质民间艺术教育资源结合的新模式,为艺术人才培养提供了更灵活的成长空间。
通过这些多方面的合作,无锡文化艺术学校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发展平台,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文章标题:无锡文化艺术学校,特色教育培养艺术英才-学校优势解析
本文地址:https://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871/997.html +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