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舟山技能人才摇篮
作者:admin时间:2025-03-31 23:55:16 次
摘要:舟山职业技术学校(舟山技师学院)作为舟山市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舟山技能人才摇篮”,其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舟山职业技术学校自1999年...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舟山技师学院)作为舟山市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舟山技能人才摇篮”,其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自1999年成立以来,通过整合舟山地区的职教资源,逐步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并于2014年获批筹建舟山技师学院,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层次和规模。学校占地面积330亩,建筑面积10.6万平方米,实训设备总值达7510万元,拥有多个与地方经济紧密对接的专业群,如“大石化、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等。
学校注重产教融合,与、企业及行业深度合作,形成了“政校企行”四方联盟,推动了港口经济复合型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学校与舟山港通轮驳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一主两翼”的就业格局,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学校还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与近百家大中型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学校拥有国家级实训基地和省级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致力于培养中高级技能型人才。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达86%以上,成为用人单位争抢的“香饽饽”。
学校还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提供SYB(创办你的企业)、电子商务、职业生涯指导等课程,并鼓励学生参与创业项目和比赛。优秀毕业生马佳颖通过学校的推荐进入知名公司担任高级职位。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舟山技师学院)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多元化的教育模式,成功培养了大量技能型人才,为舟山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它确实可以被称为“舟山技能人才摇篮”。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与以下具体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浙江金星螺杆制造有限公司:该校授予其“企业学院”称号,并签署校企合作协议,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
新奥(舟山)液化天然气有限公司:同样被授予“企业学院”称号,并参与了校企合作签约。
浙江黎明智造股份有限公司:该校与该公司联合共建“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并签署合作协议,深化校企合作。
浙江炜驰机械集团有限公司:该校与其签订了虚拟订单班校企联合培养协议,共同培养技能人才。
浙江华业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该校授予其“企业学院”称号,并签署校企合作协议。
浙江光明塑料机械有限公司:该校授予其“企业学院”称号,并签署校企合作协议。
浙江长宏国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该校与该公司共同实施“职舟申通海工装备校企合作共同体”项目,为船舶行业提供人才支持。
浙江中远海运重工有限公司:该校与该公司共同建设技术创新中心,推动产教融合。
浙江长宏国际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该校与其合作开设“职舟长宏海工装备校企合作共同体”,培养船舶制造、电气设备安装等领域的高技能人才。
浙江炜驰模具机械有限公司:该校与其合作开设“职舟申通模具校企合作共同体”,培养模具制造领域的高技能人才。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该校与该学院共建实训基地,探索“产教融合、海技精德”的人才培养模式。
舟山市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该校与该园区共建实训基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中化舟山危化品应急救援基地有限公司:该校与其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课程设置、实践活动、校企合作、竞赛组织等多个方面,具体如下:
课程与教学改革
学校开设了“SYB”课程,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资源配置,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校还开设了“智联创新创业教育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已获得20余项专利。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学校通过举办创业集市、直播销售等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创新创业的平台,同时开展创新创业宣讲会,宣传创新创业政策,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学校还组织学生参加浙江省中职职业能力大赛创新创业赛项及国家人社部主办的“振兴杯”、团中央主办的“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取得了显著成绩。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例如与舟山爱尔光明眼科医院成立“产教融合基地”,并组建“海韵”创新服务团队,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学校还通过“4+1”模式,将课程与岗位无缝对接,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和实践。创新创业竞赛与活动
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竞赛,例如第七届“舟山杯”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团队通过项目展示、市场分析和团队答辩等环节,展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最终获得一等奖和优秀指导教师奖。学校还参与了浙江省“创青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并在乡村振兴组中荣获铜奖。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学校通过举办创业论坛、创业沙龙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学校还成立了教师创新创业团队,致力于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平台,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学校将学生的创新实验、论文发表、专利获取、创业成果等折算为学分,将参与课题研究、项目实验等活动认定为课堂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学校还实施弹性学制,允许学生调整学业进程,以更好地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特色项目与团队建设
学校通过“四选、四动、一改变”的新课改理念,构建多层次、多路径的“技工”技术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知行合一”,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校还成立了“海韵”创新服务团队,通过高水平创新技术研发团队,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舟山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行业和岗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
海洋经济相关行业:
学校以“大石化、大数据、大健康、大旅游”等重点产业为依托,开设了海洋工程、港口物流、海洋旅游等专业,培养了大量服务于海洋经济领域的专业人才。毕业生在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中化、中交、中铁、浙石化等企业从事安全管理、应急救援、安全技术等岗位。学校还与舟山市海洋产业集聚区及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平台。交通运输与维修行业:
汽修专业毕业生如蒋超(经营“云鼎汽车经济”)、徐腾(创立舟山Link汽车服务公司)等,成功在汽车维修和管理领域创业,体现了学校在汽修专业方面的培养优势。学校还培养了多名焊工技能人才,如冯释磊和蒋斌,他们在船舶维修和焊接领域表现突出,成为行业内的技术能手。电子技术与自动化领域:
学校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在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安装与维修等领域表现出色,如黄巍(电气自动化技术主管)、冯释磊(船舶焊工高级技师)等,他们在相关领域担任重要岗位,展现了专业技能的高水平。旅游与酒店管理行业:
学校开设了酒店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等相关专业,培养了大量服务行业人才,毕业生在酒店、餐饮、旅游等领域从事前台接待、客房服务、餐厅管理等岗位。其他行业:
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广泛,包括医药卫生、农林牧渔、文化旅游、电子商贸、土木建筑、轻工纺织、装备制造等。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在各自领域从事技术、管理、服务等工作,满足了社会对多样化技术人才的需求。本地就业率高:
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本地就业率高达97.63%,主要集中在舟山市的本地经济产业中,如港口物流、海洋经济、旅游服务等舟山职业技术学校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具体案例和成就如下:
产教融合与专业建设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长期致力于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通过优化专业设置,学校精准对接新区规划与产业需求,形成了六大专业群,重点发展了八大技师专业,如船舶制造与修理、港口机械运行与维护等。这些专业均属于高水平建设专业,并且学校通过学部制改革,打破专业壁垒,满足了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模式,与多家企业共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与浙江交投矿业有限公司成立的交投矿业学院,通过深化人才培养和技术研发合作,培养了大量急需的技能人才,仅2023年就培养了8000多名企业技能人才。学校还推行了“订单式”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定制化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技能竞赛与荣誉
学校注重学生技能竞赛的组织与参与,通过竞赛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学校连续举办市级技能大赛,培养了多位技术技能大师和高级技师,其中1100余人晋升为技师,5700余人晋升为高级工。这些竞赛成果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技能的平台,也提升了学校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声誉。“蓝金领”人才培养理念
学校提出“蓝金领”人才培养理念,强调学生技能技术与职业生涯发展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这一理念使得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考证率和专业对口率优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高水平专业团队建设
学校注重打造高水平的专业教学团队,通过定期安排教师到企业实践学习,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学校还构建了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提高实验人员的综合水平,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技能培训。“双高”建设与专业认证
学校船舶制造与修理专业和港口机械运行与维护专业被评为高水平建设专业,这表明学校在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方面得到了认可。学校还通过“双高”建设,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如“产教融合、海德精技”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了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社会认可与荣誉
学校多次获得省市表彰,包括“全国先进职教单位”、“浙江省先进职教单位”等称号。学校的数控车工“徐世东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机修钳工“孙舟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认定为舟山市首批技能大师工作室,进一步证明了学校在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突出成就。舟山职业技术学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技能竞赛、高水平专业团队建设等多种方式,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舟山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构建“政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积极响应舟山市委、市的号召,与和企业共同打造职业教育“创蔚就”政校企联盟海岛样板。通过深化与企业的合作,每年约有10%的师生参与企业技术改进和新产品开发,为地方经济提供技术服务,并解决企业技术难题。这种合作不仅提升了学校的科研能力,还促进了学生对实际工作的理解与适应能力。推动产教融合专业体系建设
学校紧密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建设绿色石化、临港制造、船舶航运等专业群,力求到2025年实现省级及以上高水平专业的突破。通过优化专业布局,学校培养出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学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例如与舟山爱尔光明眼科医院共建“人力资源培训基地”和“产教融合基地”,并采用4+1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职业技能学习,实现课程与岗位的无缝对接。学校还通过走访企业,加强与企业管理层的沟通,进一步了解企业需求,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职业培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注重多学科融合,探索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并引入虚拟仿真教学资源。在涉海专业教育中,学校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推动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学校还通过组建系部海创工作室,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学校通过引进企业技术专家和行业骨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这种师资力量的提升有助于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和实践。完善就业服务与支持
学校注重学生职业发展的全过程管理,定期组织校领导走访企业,了解学生实习情况,并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这种紧密的校企联系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职场环境,也为企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荣誉与认可
学校凭借其在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方面的突出表现,荣获“2023中国中职50强”榜单的认可。这表明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舟山职业技术学校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政校企合作模式、优化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多方面的努力,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
文章标题:舟山职业技术学校 舟山技能人才摇篮
本文地址:http://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871/1269.html +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