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优质职业教育-学生未来发展之路
作者:admin时间:2025-03-15 23:46:03 次
摘要: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是一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的全日制公办职业高中,创建于1985年,占地180亩,总投资1.8229亿元,现有在校生3000余名,开设60个班...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是一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的全日制公办职业高中,创建于1985年,占地180亩,总投资1.8229亿元,现有在校生3000余名,开设60个班级。学校以“质量立校、管理见效”为宗旨,秉承“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构建了“素养促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办学特色与优势
专业体系与课程设置
学校设有主体及特色专业,包括加工制造类(如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应用)、文化艺术类(如民族工艺品制作、工艺美术)、土木水利类(如建筑工程施工、建筑装饰)、以及辅助专业(如学前教育、数字影像技术、动漫、服装设计与工艺、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国际商务和计算机应用)。学校还注重课程改革,开发了省、市、县级教材和校本教材,如《金泥模具制作》《机械实训指导》等。
创新教学模式
学校推行“区域定点值勤制”“双班主任制”“导师制”等管理措施,并实施“项目走班、项目选修”等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学校采用现代学徒制和半工半读模式,与企业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推进产教融合。
设施与实训基地
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包括校园电视台、微格演播厅、多媒体教室、计算机中心、图书信息楼和音乐工作坊等。学校建有40余家校外实训基地,并在校内建立了“教室工厂”“智能实训中心”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德育与文化活动
学校将德育工作贯穿于职业教育全过程,通过“一廊一室”文化长廊、文化教室、读书节、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职业素养。学校注重心理健康教育,设有心理辅导室,并通过文化活动培育工匠精神。
升学与就业
学校在高职升学考试中成绩优异,2002年高考上线率高达90%,本科上线人数达5人。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升学深造人数逐年增加。
办学成果与社会贡献
教学成果
学校在各类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以上2个、市级以上60余项。教师团队在宁波市技能大赛中表现优异,获得多个奖项。
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
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了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并参与制定宁波市机械大类人才培养方案。学校积极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与贵州省晴隆县中等职业学校合作办学,助力精准扶贫。
荣誉与认可
学校被评为浙江省示范性职业学校,并入选宁波市产教融合“五个一批”项目名单。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以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创新的教学模式和丰富的实践机会,为学生提供了全面发展的平台。学校不仅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还通过德育教育和文化活动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无论是升学还是就业,学校都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有志于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说,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无疑是一条优质的职业发展之路。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的“区域定点值勤制”具体是如何实施的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的“区域定点值勤制”是该校在管理创新方面的一项重要措施,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全员参与:学校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确保每一位师生都参与到值勤制度中来。这不仅包括教师,还包括学生和管理人员,形成了全校范围内的共同参与机制。
全面管理:值勤制度覆盖学校的各个区域和时段,确保学校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有专人负责监督和管理。这种全面管理的方式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校园内的各种问题。
全程预警:学校通过值勤制度建立了一套全程预警机制,能够实时监控校园的安全和秩序情况。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值勤人员可以立即采取措施并上报,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处理。
具体职责:值勤人员的具体职责包括维护校园秩序、监督学生行为、检查设施设备、处理突发事件等。这些职责确保了校园的正常运行和学生的安全。
定期培训:学校对值勤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应急处理能力。通过培训,值勤人员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提升校园管理的整体水平。
反馈机制:学校建立了有效的反馈机制,值勤人员可以将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这种机制有助于不断改进和完善值勤制度,确保其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与企业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具体方式是什么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与企业合作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具体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制定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
学校根据专业建设与教学任课情况,按照专业对口原则,制定了《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利用寒暑假期,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单位进行顶岗实践或技术服务。在企业相应的专业岗位的生产实践时间为每两年不少于两个月,旨在培养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实施“兼职教师工程”
学校通过兼职岗前培训、企业培训师培训等方式,健全“双导师”教育管理和“双轮岗”实训教学的相关制度。学校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续聘、改聘、增聘兼职教师参与技能教学。2021年,学校新增了2名兼职教师和1名企业导师,进一步丰富了兼职教师队伍。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结合最新行会、企业资讯、动态和技术,完善相关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展“互联网+”立体化教学。通过“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
兼职教师的管理与绩效考核
学校建立了绩效考核制度,确保兼职教师能够长期稳定地参与教学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学校不仅利用了企业的师资优势,还提升了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
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
学校注重师资队伍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优化,现有“双师型”教师84人。通过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式,组织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教学水平。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通过制定详细的实践制度、实施兼职教师工程、加强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完善兼职教师管理与绩效考核以及注重师资队伍建设与培训等多种方式,有效推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开展了哪些具体项目和活动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开展了多项具体项目和活动,主要集中在教育扶贫和技能提升方面。以下是详细情况:
“2+1宁海班”合作办学: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与贵州省晴隆县中等职业学校合作,开办了“2+1宁海班”。前两年学生在晴隆县学习,第三年转到宁海县的职业学校就读,并进行短期岗前培训和顶岗实习。
2020学年,两地职校继续开办“2+1宁海学前教育班”,采用“1+2”学制模式,即高一、高三学生在晴隆县中等职业学校学习,二年级和高二学生在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参加学习培训。
专业帮扶与实训基地建设: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宁海县高级职业技术中心学校和宁海技工学校分别帮扶晴隆中职的电子商务、学前教育、汽车维修三个专业,提升晴隆中职的办学水平。
三所学校签订了职业教育帮扶协议,共同提升专业办学质量,并共建实训基地。
技能提升与就业支持: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为晴隆县中职学生提供了多种技能培训,包括模具、数控、汽修、电子商务、文秘等专业。
学校还为晴隆县中职学生制定了以工美专业为主、模具、计算机等专业为辅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准备了宣传视频及宣讲资料,深入普格县多所高中进行招生宣讲。
教育扶贫与资助: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落实中职免学费、中职助学金等相关政策,对困难学生进行奖助,包括爱心营养早餐、教育基金补助、奖学金、减免课本费等多种形式。
学校每年设立9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全额用于“2+1宁海班”学生学习期间的费用。
社会服务与公益活动: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积极参与社会服务,通过教育帮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
学校还组织学生捐赠衣物,帮助贵州省贞丰县的贫困学子实现成长梦。
师资交流与联合教研:
学校教师团队定期与镇海职教中心学校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并在宁波市“非遗之光”教学教育现场会作专题交流。
学校还结对帮扶贵州晴隆县职业教育培训中心,送技送智促脱贫。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的学生在职业技能比赛中获得了哪些国家或地区级奖项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的学生在职业技能比赛中获得了以下国家级奖项:
2022-2023学年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的学生杨露妍获得了该奖项。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设立,旨在奖励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中的特别优秀学生。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代表队的娄皓翔、贾庭轩获得团体二等奖。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的教学团队荣获两项二等奖。
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技术技能创新成果交流赛: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机械制造专业教师赵超的学生团队发明的“公共自行车移动式立体停车柜”荣获一等奖。
第六届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竞赛(学生组):
2024年浙江省“建研杯”第六届院校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技能竞赛: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的学生叶启航和赵晨旭在比赛中获得省一等奖,并且叶启航同学入围国赛。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如何通过德育教育和文化活动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
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通过德育教育和文化活动塑造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措施如下:
德育教育的重视:
学校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以“以玉立德,锐意磨砺,精雕玉琢,细羽成器”为精神,构建了“琢璞成玉,一职有范”的德育品牌。
学校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构建“素养促学,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走“以德育人、严抓常规、形成特色”的道路,进一步整合德育资源,构建德育体系。
文化活动的丰富:
学校通过“一廊一室”文化长廊和文化教室,以及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如读书节、演讲比赛、辩论赛等,营造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温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学校将工匠精神贯穿到中职德育全过程,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如国学知识趣味竞赛活动、拔河比赛、五四晚会等,让学生认识工匠精神。
学校还与宁海县各社区、敬老院、福利院合作共建志愿服务基地,每月定期深入社区开展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设有心理辅导室,并购置了基本的心理辅导设备,心理辅导教师配置合理,心育课时充足,宣传渠道多元,心育氛围浓厚。
学校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促进其全面发展。
安全教育与法制教育:
学校加强安全教育与法制教育,聘请专业人员担任学生指导老师,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劳动教育:
学校推进劳动教育,通过班级、寝室的“三化”评比,将垃圾分类活动与学生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定期开展主题班会课,进行宣传教育。
非遗文化传承:
学校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讲好中国故事、传承文化自信等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工匠精神。
学校在2023年成功获批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进一步推动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就业满意度:
学校注重学生的就业满意度,通过多种措施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资水平,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
文章标题: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优质职业教育-学生未来发展之路
本文地址:https://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871/1100.html +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