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黄岩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教育典范-学校特色与就业
作者:admin时间:2025-03-15 23:45:15 次
摘要:台州市黄岩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显著办学特色的浙江省一级重点职业学校,自1983年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
台州市黄岩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显著办学特色的浙江省一级重点职业学校,自1983年创办以来,始终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以“中高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构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职业教育的典范。
学校特色
专业设置与实训基地
学校开设了汽车运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维修、数控技术应用、电子商务、幼儿保育、艺术设计、中餐烹饪、旅游服务与管理等多个专业,涵盖交通运输、机械制造和商贸服务三大类。其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评为省级高水平专业,烹饪专业为台州市示范专业和精品专业。学校建有多个省级和市级实训基地,包括机电实训基地、汽修实训基地、商贸实训基地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积极探索“引企入校”“校企双元”等创新模式,与知名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并邀请企业技术骨干参与教学改革。烹饪专业与台州名菜名点研究会合作,开发了校本教材,并通过技能大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校还与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保障。
师资力量与教学创新
学校拥有一支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占比达90.1%。教师们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蔡卫兵老师作为浙江省首席技师,带领团队开展创新课程教学。学校还通过“工学结合、五环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校园文化与德育建设
学校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特色德育活动和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就业情况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问题,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方式,确保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高水平。2023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专业对口率达到82.5%,学生平均工资为2457元,就业满意度达92.6%。学校还积极举办校园招聘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台州市黄岩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通过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深化校企合作、创新教学模式和强化德育建设,成功构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成为职业教育的典范。学校不仅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台州市黄岩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中高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是什么
台州市黄岩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中高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校企合作,构建合力育人体系:
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电子商务专业与浙江横店影视职业学院和台州市双庆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联合实施一体化办学模式,由学校教师负责专业知识传授,企业师傅负责专业技能训练,双方进行结对学习。
学校与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高校开展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重构课程体系,对接岗位需求:
学校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调整和优化课程体系,确保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学校与台州市名菜名点研究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实行产学研一体化,构建“三结合、四位一体、五方面对接”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工学交替-育训结合”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活页教材,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新型蓝领工人。
师资双向流动,深化现代学徒制改革:
学校采取“引育结合”的方式,一方面聘请企业师傅担任兼职教师,另一方面派出骨干教师到企业“拜师学艺”,学习企业的专业技能和管理经验。通过这种方式,学校和企业实现了师资双向流动,建立了符合学校实际的校企双导师制度。
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采用混合所有制教学改革,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烹饪专业与台州市名菜名点研究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实行产学研一体化。
学校还通过蔡卫兵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开展双创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并在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多路径实施,强化产教融合:
学校通过多种路径实施“中高企一体化”合作办学模式,包括“中职+高职”“中职+本科+企业”等方式,拉长培养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与多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建设企业工作室、实验室、创新基地和实践基地,提高企业的参与度和学生的实践能力。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注重生产性实训,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业人才。学校与高职院校联合开展产业用人需求调研,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工学结合、五环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在温台地区汽车服务业等领域,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在“引企入校”和“校企双元”模式中,台州市黄岩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有哪些具体的成功案例
在“引企入校”和“校企双元”模式中,台州市黄岩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多种方式与企业合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成功案例:
与黄罐集团等9家知名企业的合作:
学校与黄罐集团等9家知名企业共同开拓了“校企双元”新形式,打造了校企共育的“五助力”教学模式,并在省内首创了“引企入教研”的校企合作形式,取得了显著的教改成果。
与邦泰汽修、双庆家居等企业的合作:
学校结合专业发展需求,引入邦泰汽修、双庆家居等企业,企业技术骨干与学校教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活页式教材,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培养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新型蓝领工人。
与台州市名菜名点研究会的合作:
学校烹饪专业与台州市名菜名点研究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实行产学研一体化,构建了“三结合、四位一体、五方面对接”的校企合作“1+1+1+1”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还成立了台州市名菜名点研发中心,进一步推动了校企合作。
与双庆家居企业的合作:
电商专业引入双庆家居企业,让学生在工厂里体验开店流程,真正做到了“课岗对接、理实结合”。学生在2020年各合作企业实习期间,获得了企业及顾客的一致好评。
与福卡汽车、巴迪亚等企业的合作:
汽修专业引入福卡汽车、巴迪亚等企业,企业师傅来到学校进行手把手教学,学生进行实际车辆贴膜、汽车美容等教学。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供了最新的技术资源和前沿的企业课堂元素,还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与多家知名餐饮企业的合作:
学校聘请了16位知名餐饮企业的导师进入校园,共同开发教程,培养更多高质量、高技术人才。这些导师不仅带来了精湛的烹饪技艺,还分享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台州菜文化的理解。
产教融合创新:
学校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包括台州市企业教师实践流动站、台州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等,形成了“1+1+1”(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1个县级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产教融合模式。这些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还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创新创业指导中心:
学校以培养学生“双创”核心技能及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构建了“1+1+1”(1个双创项目+1个学生团队+1个创业导师)的电商双创孵化平台。这一平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创业指导,还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台州市黄岩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特色德育活动包括哪些内容
台州市黄岩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特色德育活动内容丰富,涵盖了多个方面,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德育队伍建设:
学校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培训,确保教师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每学期要求德育导师与学生进行3-4次德育结对,利用晚读、夜读报、自修课等时间,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的指导。
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挖掘教材内容,渗透文明礼仪、良好习惯、学习习惯、劳动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
学校通过“三生”课程(生存、生活、生命)的开展,进一步深化德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配备4名心理辅导老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每年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校园文化艺术节、吉尼斯世界纪录日、红五月与元旦文艺汇演等,提升学生的文明素养和艺术修养。
通过“最美教室”评比活动,展示班级文化,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学校将志愿服务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如为孤寡老人送温暖、志愿服务暑托班等。
通过“七彩课堂”、“社区一小时”、“爱心助力”、“文明创建”、“走进传统”和“最多跑一次”等服务性劳动项目,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特色文化活动:
学校通过吟诵小暑、宋代点茶、非遗漆扇等活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举办台州菜技艺传统“三进”科普活动,邀请名厨进校园传授台州菜技艺,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
学校设有就业创业培训处,开展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校园环境建设:
学校注重校园环境建设,打造优美的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台州市黄岩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具体是如何开展的
台州市黄岩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具体如下:
建立创新团队和工作室:
学校以浙江省蔡卫兵工作室为载体,组建了一支创新发明的团队,挖掘优秀学生参与青少年创新创业比赛。通过比赛,学生能够锻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2023年浙江省科普创新实验赛中,学校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沈忠辉、陈毅、杨湘获得一等奖,张宇隆、邱楷航、卢正航获得二等奖,王浩宇、赵锦程获得三等奖。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校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和共同开发校本教材,形成共同育人的模式。电商专业引入双庆家居企业,学生可以体验到开店流程;汽修专业引入福卡汽车、巴迪纸业等企业,学生可以进行汽车贴膜、美容等实际操作。这些合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使他们更适应企业的需求。
创新创业指导中心:
学校建立了“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基于学生“双创”核心技能及实际需求,以区域产业为支撑,以省级双创竞赛为导向,构建“1+1+1”模式,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指导。
多样化的创新创业活动:
学校创设了创客实训室、移动电商实训室、汽修实训室等,由优秀骨干教师带头,组织学生参加各级技能大赛与创新创业大赛。在台州市中职学校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学校获得了3项二等奖和1项三等奖。
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学校与邦泰装饰、双庆家居等企业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发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7门,开发了《互联网+》教育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培养了具有国际视野的产教融合教师队伍。
创新教育模式:
学校采用“学用融通,三师共导”的教学模式,紧跟电商行业发展趋势,动态设置教学模块,并根据企业岗位变化实时调整岗位技能教学。实施“三师导16、三级动17、‘一’中心331”式教学新机制,建立“创新创业指导中心”,让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实践双创过程。
社会服务与技能培训:
学校积极发挥基地、鉴定站的社会服务功能,开展职业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教学资源共享等工作。每年争取开展800人次以上的社会培训,并与黄岩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作,开展面向社会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资格培训和考证工作。
专利申请与技术开发:
学校积极参与企业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与使用,每年参与企业技术开发与技术公关1-2项,并积极开展创新发明活动,每年申请2项以上专利项目。
台州市黄岩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有哪些创新之处
台州市黄岩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在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上展现了多项创新,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学校深化产教融合,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如邦泰装饰、双庆家居等,共同开发专业课程,编写教材,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新型蓝领工人。学校还与多家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提供学生更多学习和实践平台。
“工学交替-育训结合”模式:
学校创新提出了“工学交替-育训结合”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通过工学交替和育训结合的方式,实现教学与生产、科研的有机结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行业协会合作:
学校通过行业协会合作,引入企业专家授课,促进校企合作的新模式。商贸组积极探索校企合作机制,通过调研和走访,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径和新模式。
“五助力”校企合作体系:
学校构建了“五助力”校企合作体系,包括助力课程体系的改革、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训环境的建设、企业文化的融入以及专业教师的成长。这些措施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双百”活动:
学校实施“百名技师进校园”和“百名教师下企业”的“双百”活动,邀请企业专家进校园授课,同时派遣教师到企业实习,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现代学徒制:
学校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开展订单式培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汽修专业与福卡汽车公司合作,学生在企业车间进行实际操作培训。
创新创业指导中心:
学校建立了“创新创业指导中心”,构建了“1+1+2”(1个导师+1名教练员+2个学生)的双创孵化平台,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社会培训和技能鉴定:
学校积极承担社会培训任务,与企业合作开展职业技术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开发等工作,每年开展800人次以上的社会培训。
技术研发与专利申请:
学校参与企业新工艺、新技术的开发与使用,每年参与企业技术开发和技术公关1-2项,并积极进行发明创新活动,每年申请专利项目2项以上。
蓝海战略:
学校实施蓝海战略,构建了双元办学模式和生本德育工程与绩效管理工程,提升学校文化,树形象,提质量。
文章标题:台州市黄岩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教育典范-学校特色与就业
本文地址:https://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871/1097.html +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