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浙里择校网,遇见美好未来
  • 今天是: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摇篮-教育质量

作者:admin时间:2025-03-15 23:37:37

摘要: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温职中”)作为温州市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5年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成...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温职中”)作为温州市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自1985年创办以来,一直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佼佼者。以下从教育质量、师资力量、设施设备、校企合作、学生发展等方面详细分析其作为“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摇篮”的表现。

一、教育质量与办学理念

温职中秉持“创?生”核心理念,坚持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创业、生存、生活等核心素养的新时代职业人。学校注重德育教育,融合地域文化和企业文化,形成具有代表性的校园核心文化。通过举办各类大赛、社团活动和志愿者服务,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进全面发展。

二、师资力量与教学设施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摇篮-教育质量

温职中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近500名,其中包括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名师、省特级教师、市技能大师等71名名师名匠。学校还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校企共融交流、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

学校设施设备先进,拥有多个省级以上实训基地,涵盖机电学部、信息学部、交通学部等多个专业实训室。学校还建有国家级实训基地,如计算机应用、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

三、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

温职中设有六大专业群,涵盖机电、信息、经贸、交通、艺术、体育等方向,开设20多个专业方向。学校动态调整专业设置,以适应智能化时代的需求,并通过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创新,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校企合作与就业质量

温职中与企业紧密合作,建立了“六共四阶五品牌”多品牌战略,确保学生实习规范科学高效。学校与988家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每个专业至少与3家企业深度合作。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学生在校期间即可接触实际工作环境,毕业后就业率高,就业质量持续向好。

我校62名学生成功进入凯悦汽车大部件制造(张家口)有限公司顶岗实 …

五、学生发展与社会贡献

温职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学校还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初次就业月收入稳步增长。

六、荣誉与社会认可

温职中先后荣获国家重点学校、全国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百强特色学校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学校还被评为浙江省职业教育现代化学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示范单位等。

七、未来展望

温职中将继续以“创?生”为核心理念,深化产教融合,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优化专业布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养,进一步巩固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凭借其卓越的教育质量、强大的师资力量、先进的设施设备、紧密的校企合作以及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视,确实堪称“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摇篮”,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温州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采取了多种具体措施,以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职业理想。以下是详细的措施:

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学校注重德育教育,通过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和道德。这种模式涵盖了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形成了一个全面的德育网络。

融合地域文化与企业文化:

学校将地域文化和企业文化融入德育教育中,打造了具有代表性的中职校园核心文化。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通过引进温州地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温州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多种德育模式:

学校形成了多种中职德育模式,包括“适情德育”、“适情教—学—评”、“适情保障”等。这些模式旨在通过不同层次的德育活动,解决德育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思政与工匠精神:

学校将课程思政和工匠精神融入课程和管理体系,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各个行业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素养。这种做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职业道德。

德育活动与实践:

学校组织了丰富的德育活动,如党史教育课、专业技能竞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还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

自主管理与自我成长:

学校实行以学生自主管理为主体的德育管理“供给侧”改革,将学校的德育常规管理以自主形式开展。学生会负责早操、课间管理、午休、晚自习、考勤、卫生等常规管理,使学生在自主管理中成长,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德育品牌项目:

学校创新德育品牌项目,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和成长平台,构建行动德育“主题活动月”序列,推进教室文化建设、班级评比等特色项目,形成优良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数字化德育平台:

学校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小程序”模式,构建发展性德育数字化平台,将一系列评价体系指标融入其中,促进家校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德育主题月与实践活动:

学校通过“德育主题月”等多样化实践活动,辅以班主任研训提升机制,引导学生向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学习能力的方向前行。

德育工作坊与培训:

学校定期举办德育(班主任)高端研修班,邀请专家进行讲座和经验分享,提升青年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能力,促进班主任队伍的成长。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六共四阶五品牌”多品牌战略具体内容是什么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六共四阶五品牌”多品牌战略具体内容如下:

“六共”:

共同招生:学校与企业共同招生,确保学生从入学开始就与企业建立联系,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和企业的用人满意度。

共同培养标准: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培养标准,确保教育内容与企业需求高度契合。

共同建设基地: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共同开发课程: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确保课程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一致。

共享校企师资: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师资队伍,利用企业的技术专家和学校的教师资源,形成互补。

共促创新创业:学校与企业共同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四阶”:

岗位实践:学生在第一年分批到企业进行岗位实践,了解实际工作环境和要求。

工学交替:通过“四岗四级”递进式工学交替的晋级培养模式,逐步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

“五品牌”:

汽修品牌:以汽车维修专业为核心,培养高素质的汽车维修技术人才。

数控品牌:以数控技术专业为核心,培养掌握先进数控技术的高技能人才。

电子商务品牌:以电子商务专业为核心,培养适应现代电商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体育品牌:以体育专业为核心,培养具有专业体育技能和管理能力的人才。

其他品牌:根据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不断拓展和优化其他专业品牌,形成多品牌协同发展格局。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有哪些具体的课程或项目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采取了多种具体课程和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素养和职业素养,同时掌握初级创业知识和技能。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课程和项目:

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

学校改编了《创业在温州》(修订版),构建了具有温州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通过课堂教学中渗透创业教育,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特色课程与活动:

“商学苑”项目: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启动了“商学苑”项目,通过五大路径实现教育创新改革。具体包括:

建设校园商学实践平台,如虚拟币发行、模拟银行、班级公司化管理、模拟理财投资等,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营造商学氛围。

开设温商素养教育课程,通过“礼商素养实践周”开展商科通识教育,涵盖12个模块,培养新时代温商的国际视野、家国责任、现代信息技术等新品质。

举办校园商学体验活动,如温商文化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指导讲座等,让学生感悟温商精神,体会创业要领。

校本课程:学校开发了《中职学生发展手册》、《创业案例读本》等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教育和创业指导。

实践与实训:

学校与省内高职院校合作,开设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无人机操控与维护等专业,满足市场需求。

通过“岗课赛证创”综合育人模式,将专业理论知识、教学实训、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相结合,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创业孵化与支持:

学校设立了“瓯尚”创业孵化中心,为学生提供电子商务、编程教学、健康管理、跨境电商、美容美发、摄影摄像等服务项目。

学生在运营工作室的过程中,可以从创业者的角度思考实际问题,通过经商创业学习实践,提升综合素养。

文化与氛围建设:

学校通过企业文化进车间、专业文化进教室、地域文化进校园等主题活动,营造浓厚的创业校园文化。

通过文化跑操等活动诠释“礼商”思想,强化学生家国情怀和职业担当。

荣誉与表彰:

在2021年温州市第三届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终评表彰大会上,评选出“职教之星”、“星级社团”和“示范基地”。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具体是如何实施的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具体实施方式多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教融合,三方合作: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温州市经济科教频道及本地知名企业(如浙江元宵红酒业有限公司、浙江百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三方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教育与传媒行业的创新发展。这种合作模式通过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机会,丰富媒体传播手段,拓展企业产品销售渠道,实现三方共赢。

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学校通过建立实训基地,将生产车间变为课堂,为学生提供与企业一线工作相同的技能培养环境。与港华汽车连锁有限公司、欧龙汽车集团等企业合作,学生在完成文化课程和专业课程后,进行企业专业实习,明确个人发展方向。鹿城职业技术学校还引进大师工作室,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技能传授和指导。

“新混改”模式:

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引入“新混合所有制”概念,构建产教集成实践平台,形成校企内外双向、循环的长效运行机制。学校成立综合体理事会,建立学校、实体公司、行业联盟三方对话机制,共建共用场所设备。通过模块化课程、双导师课堂、项目化教学等方式,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专业水平。

“两改六融三变”模式:

温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构建了“两改六融三变”的中职课改样本,即“校企一体化”办学新模式,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瓯海职成专技集团校与温州瓯菜馆联合举办烹饪专业,鹿城技职校与温州康奈集团联合举办鞋革专业等。

现代学徒制:

学校与企业共同确定“学徒制”的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推进招生招工一体化,并建立现代学徒制培养方案和标准。

技能大师工作室:

学校与企业合作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引入企业工程师、社会名人、能工巧匠等兼职教师参与教学。瓯海职成专技集团校与森马集团、东风物流、泰易达物流等企业签订技术服务合同,共建设备使用与维护仓储、叉车作业等课程,并获得国家专利。

“中高企”一体化人才培养:

温州市第二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与温商会合作,通过“新混改”模式引进行业龙头企业,以“学”为核心,从机制、场域、内容三个维度有效突破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几大难点,实现校企资源、人员、技术、文化等全方位深入融合。

区域“中高企”一体化人才培养:

瑞安市教育局与塘下职业中专学校合作,举办区域“中高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研讨会及合作办学签约仪式,深化产教融合,构建开放、灵活、高效的职业教育体系。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具体数据是多少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具体数据如下:

2023年数据:

温州市中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毕业生总数为30611人,就业学生数为30384人,就业率为99.26%。

其中,直接就业人数为5940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9.40%;签订合同或就业协议的人数为1689人,对口就业人数为1213人,灵活就业人数为4033人,自主创业人数为1人,应征入伍人数为22人。

2022年数据:

温州市中职学校(不含技工学校)毕业生总数为29687人,就业(含升学)人数为29430人,就业率为99.16%。

2020年数据:

温州市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9.53%,与2019年持平。直接就业人数占37.32%,对口就业率为88.62%。毕业生初次就业月均收入较2019年有所提高,职业发展路径多样化,就业满意率达到92.15%。

其他数据: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每年的就业率都达到99%以上,其中数控专业、电子专业、幼师专业供不应求。

温州市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就业率达95%以上,高职考试上线率达90%以上。

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普遍较高,2023年的就业率为99.26%,2022年为99.16%,2020年为99.53%。

文章标题: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的摇篮-教育质量

本文地址:https://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871/1070.html + 复制链接

快速报名登记
人气专业

快速升学通道

职业学校 公办大专高考保过班 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 本科冲刺高考班 省厅备案五年制大专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