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浙里择校网,遇见美好未来
  • 今天是:

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教育典范-专业设置与就业前景解析

作者:admin时间:2025-03-13 23:13:09

摘要: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多层次、多学科、综合性的职业学校,位于江苏省宜兴市,占地面积436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实训设备总值达7456万元,馆藏图书13...

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多层次、多学科、综合性的职业学校,位于江苏省宜兴市,占地面积436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实训设备总值达7456万元,馆藏图书13万余册。学校前身为1979年的宜兴电大管理站和宜兴市经济学校,2010年正式更名为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并于2014年更名为宜兴市中等专业学校。

专业设置

学校开设了30个专业,涵盖会计、电子商务、数控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与网络应用、环境治理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烹饪工艺与营养、建筑工程施工、学前教育、电机电器制造与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电线电缆制造与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平面设计、装饰装修、建筑装饰与装饰材料、旅游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电子商务、应用数学、实用英语等多个领域。

每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均围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展开,例如:

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教育典范-专业设置与就业前景解析

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包括会计基础、企业财务会计等,培养学生掌握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证等技能证书。

电子商务专业:主干课程包括电子商务学、管理学基础等,培养学生掌握商务英语、网络营销等技能证书。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机械制造基础、数控加工工艺等,培养学生掌握数控编程和操作设备的能力。

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主干课程包括汽车检测与维修工艺、汽车驾驶等,培养学生掌握汽车维修、驾驶等技能证书。

就业前景

学校注重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通过“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就业机会。学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和就业机会。例如,学校与宜兴市邮信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计算机、通信等专业中构建“双师”协同育人模式,共建实践平台。学校还与宜兴市博物馆、阳羡贡茶院等单位合作,打造“旅游+”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培养具有高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的人才。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部分专业如学前教育、计算机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的就业率达到100%。学校还通过开展就业育人主题教育和精准帮扶就业服务,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办学特色

学校秉承“上善若水,尚善技修”的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弘扬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学校注重师资力量建设,拥有多名省特级教师和无锡市学科带头人。学校通过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和超星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通过科学规划专业设置、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师资力量和提升教学质量,培养了大量适应社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的多样化专业设置和良好的就业前景,使其成为职业教育的典范,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的“双师”协同育人模式是如何具体实施的

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的“双师”协同育人模式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产教融合,共建实践平台:

宜兴中等专业学校立足国家级产教融合园,贯彻《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形式。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实践平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例如,宜兴市邮信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入驻产教融合园后,与学校在计算机、通信等专业中构建“双师”协同育人模式,共建实践平台。

“一课双师”课堂教学:

学校采用“一课双师”课堂教学模式,即一名专业教师和一名行业专家共同授课。这种模式提供更全面、更贴近实际的教育体验,使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和层面理解专业知识。例如,宜兴分院通过“一课双师”课堂教学模式,邀请行业专家分享经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

企业导师进课堂:

学校严格执行专业教师企业跟岗实践制度,要求各办学单位每年组织专业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到与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不少于1个月的跟岗锻炼。企业导师进入课堂,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指导和经验分享。例如,连云港中医药分院的药学系42名专任教师每年下企业实践锻炼,企业导师提供一对一的专业培训指导。

校企合作共建培训基地:

学校与企业共建“双师型”培养培训基地,引导专业教师定期到生产一线学习新技术新工艺。目前,学校与企业共建了17个“双师型”培养培训基地,所有专业教师每年累计企业实践不少于1个月,新教师通过暑期和业余时间实践,前两年累积企业实践锻炼达到6个月以上。

多元化技能交流活动:

学校组织不同学科的学生参与多元技能交流活动,展示多样技能,拓宽视野,增强跨学科合作能力。例如,学校通过举办技能大赛、技术交流会等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建设实践基地:

学校建设“承云工匠园”等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学生在贴近生产实际的环境中学习,感受工匠精神。例如,韩宇新同学在第五届全国智能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这得益于学校提供的丰富实践机会。

校企共建校外实训中心:

学校与市内相关行业龙头企业协同共建校外实训中心,搭建教师教学实践轮岗平台,构建“理论—实训—产研—训学”一体化梯度循环系统。这一模式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环境。

名师工作室:

学校打造“陶艺学堂”、“工坊课堂”,请大师进校园为学生授课。例如,“弘陶传道”工作室由江苏省特级教师、正高级讲师、宜兴市首席教师、江苏省教学名师、高级讲师、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宜兴市“最美教师”等组成,全面提升师资建设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在“旅游+”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中,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具体开展了哪些项目

在“旅游+”产教融合实践中心中,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具体开展了以下项目:

校企合作:学校与中超集团和卓易公司共建产业学院,落实校企双主体育人机制,推动企业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校村共建:学校与美栖村、白塔村共建实习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习环境,增强实践能力。

馆校共建:学校与宜兴市博物馆合作,搭建优质合作平台,开展博物馆相关的教育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

职业体验项目:依托“产教融合园”,学校面向中小学生开设了20多项职业体验项目,如导游讲解、讲解词创作、实地讲解服务等,通过这些项目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研学旅行项目:学校与太华山新四军苏中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合作,开发了“地方红色文化”综合实践项目,学生通过小组形式参与导游讲解、景点模拟讲解等活动,提升实践和理论结合的能力。

乡村振兴文创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与宜兴市洑西村龙山民宿酒店合作,开展了“洑西振兴创造营”社会实践活动,促进镇、企、校之间的乡村振兴项目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微证书评价体系:学校实施“微证书”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多维度、持续性、增值性的学业评价,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在哪些行业或企业中的就业率最高

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现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在多个行业和企业中的就业率较高。以下是一些具体行业和企业的就业情况:

加工制造行业:

宜兴中等专业学校与江南电缆、道尼尔海翼、欧远精密制造、红牛、鹰普机械等近80家宜兴知名企业合作,设立校外实习基地,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8%,专业对口率超过90%。

电线电缆行业:

电线电缆行业是宜兴中等专业学校的一个重点培养方向,毕业生在该行业的就业率也非常高。

汽修行业:

汽修行业也是宜兴中等专业学校的一个重要培养方向,毕业生在该行业的就业率也很高。

机械行业:

机械行业是宜兴中等专业学校的一个特色专业,毕业生在该行业的就业率也很高。

化工行业:

化工行业也是宜兴中等专业学校的一个重要培养方向,毕业生在该行业的就业率也很高。

服装行业:

服装行业是宜兴中等专业学校的一个重要培养方向,毕业生在该行业的就业率也很高。

旅游服务行业:

旅游服务行业是宜兴中等专业学校的一个重要培养方向,毕业生在该行业的就业率也很高。

烹饪行业:

烹饪行业是宜兴中等专业学校的一个重要培养方向,毕业生在该行业的就业率也很高。

幼师行业:

幼师行业是宜兴中等专业学校的一个重要培养方向,毕业生在该行业的就业率也很高。

其他大中型企业:

除了宜兴本地企业外,苏州、无锡、南京、上海、厦门、广州等地的大中型企业也纷纷到宜兴职校抢订就业合同,抢夺具有一技之长的实用型人才。

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现宜兴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在加工制造、电线电缆、汽修、机械、化工、服装、旅游服务、烹饪、幼师等多个行业和企业中的就业率都非常高。

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案例有哪些

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案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旅游+”产教融合实践中心:

宜兴中等专业学校携手宜兴市博物馆、阳羡贡茶院、张公洞景区等10家、行业、企业成立“旅游+”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该中心对接宜兴旅游市场需求,整合多方资源,加强专业建设,将产业需求和专业学习相结合,推动专业高质量发展。具体合作包括与中超集团和卓易公司共建产业学院,落实校企双主体育人;与美栖村、白塔村共建实习实践基地;与宜兴市博物馆合作,搭建优质合作平台。

产教融合园:

宜兴中等专业学校在龙背山麓的“产教融合园”项目,总投资8000万元,旨在推动产教融合。该项目已成功引入9家合作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打造近30个“产学研训创”一体化教师工作室,面向中小学生开设20项职业体验项目。项目创新性地构建了模块化治理框架,通过校企双主体管理,提高了教师实践能力,实现了合作层次和渠道的提升。还形成了“陶滋味”电商工作室等新型育人模式,帮助本土企业转型线上市场。

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

宜兴中专与江苏中超集团合作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旨在推动紫砂文化传播与人才培养。双方成立教学工作协作组,共同负责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标准拟定、教材选定、师资培训、技能考核、教学督导、招生机制、学生实训实习、管理与服务、校企合作、证书发放等环节。试点班将以“工学交替”为主要学习模式,双方资源共享,互派教师、技术人员进行教学管理活动。

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项目:

宜兴中等专业学校与江苏中超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建“中国特色学徒制培养项目”,旨在深化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该项目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精神,鼓励企业以工学结合方式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项目从2022年9月开始招生,面向三年制中职和五年制高职学生,通过校企联合管理机构,共同开展联合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和过程管理,确保学生毕业享有优先录用中超企业的权利。

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的师资力量建设情况如何

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的师资力量建设情况如下:

教师数量和学历结构:

宜兴中等专业学校现有教职工693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或学历教师175人,中高级职称教师599人。这表明学校在教师数量和学历结构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特别是在专业教师方面。学校有江苏省特级教师2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22人,以及“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1人。这些高水平的教师为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

教师培训和发展:

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例如,2024年8月25日至26日,宜兴高职校举办了教学管理人员教学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邀请了多位教育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和交流点评。学校还通过组织教师学习理论专著、举办培训班、聘请专家讲座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教师发展平台:

学校致力于构建教师发展平台,满足教师多元培养需求。例如,在首届“锡教名家”教育教学主张报告会上,宜兴高职校副校长俞丽锋介绍了学校优化教师发展顶层设计,构建教师发展平台的举措。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注重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通过与企业共建产教融合园,学校建成了“生产实训区、教师工作室、产业学院、人才服务区”四个区域,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一流的人才培养基地。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教师的实践能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际操作的机会。

综合督导评估:

无锡市人民教育督导室对宜兴中等专业学校进行了综合督导评估,指出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设施、专业结构建设等方面需要进一步优化。这表明学校在师资力量建设方面仍有提升空间,但总体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的师资力量建设情况较为扎实,教师数量和学历结构合理,专业教师队伍较为强大,且学校积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

文章标题:江苏省宜兴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教育典范-专业设置与就业前景解析

本文地址:https://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871/1027.html + 复制链接

快速报名登记
人气专业

快速升学通道

职业学校 公办大专高考保过班 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 本科冲刺高考班 省厅备案五年制大专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