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第三职业中学 特色职业教育的突出代表
作者:admin时间:2025-04-24 13:09:37 次
摘要:常州市第三职业中学作为江苏省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在特色职业教育方面具有以下突出表现: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训体系学校建有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实验实训中心,涵盖烹饪、旅游、...
常州市第三职业中学作为江苏省重点职业高级中学,在特色职业教育方面具有以下突出表现:
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训体系
学校建有2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实验实训中心,涵盖烹饪、旅游、美容、足疗、信息技术、现代商务等热门专业实训室,并联合企业建立80多个省内外实习基地,实现“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的精准育人目标。这一模式与常州市推行的“职教综合体”发展战略相契合,强化了校企协同育人机制。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布局
学校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专业群建设覆盖生活服务、现代商贸等领域,例如开设中西式面点、电脑美术等课程,并通过职业体验项目(如食品雕刻、茶艺)深化学生实践能力。此类实践与常州市“职教创新高地”建设中强调的“专业群对接产业群”策略一致。
特色德育与职业素养培养
学校以“感恩、阳光、严谨、责任”为核心育人理念,将职业启蒙教育融入课程体系,例如通过大国工匠案例教学、职业规划讲座等方式,塑造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教师团队中涌现出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体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成效。
省级示范性建设成果
作为省级重点职高,学校在师资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表现突出,例如参与江苏省职业教育现代化专业群建设,并通过创新创业大赛培养拔尖人才。其办学模式为常州市打造“国家优质中职校”提供了实践经验。
该校通过实训硬件升级、产教联动机制、德育创新及省级项目引领,成为苏南地区特色职业教育的典范。
常州市第三职业中学的具体实训设施有哪些,它们如何支持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
常州市第三职业中学拥有完善的实训设施,为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该校的实训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实验实训中心:学校设有占地2万平方米的实验实训中心,内设多个专业实训室,能够满足学生实验和实训的需求。
通用技术实验室:学校配备了先进的物理数字化实验室,并开设了通用技术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设计与操作能力的提升,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
专业实训基地:学校在省内外建立了80多个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
多功能设施:学校还拥有标准田径运动场、体育馆、篮球场、足球场等体育设施,以及音乐、美术、体育、舞蹈等艺术类专业教室,这些设施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课内外活动需求,也间接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职业教育特色:学校注重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对接,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如航空服务与高铁乘务模拟舱等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贴近实际工作的学习环境。
这些实训设施通过以下方式支持学生的专业技能发展:
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通过先进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进行操作练习,从而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多样化课程设置:学校开设了通用技术课程和其他专业课程,帮助学生在不同领域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校企合作: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接近真实职业环境的实训机会,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
全面素质培养:除了专业技能外,学校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例如通过体育设施和艺术类教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常州市第三职业中学与企业的合作模式是怎样的,具体有哪些企业参与了学校的实习基地建设
常州市第三职业中学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主要围绕“五个共同”展开,包括共同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共同参与职教办学、共同培养技能人才、共同建设实训基地以及共同开展技术研发等。这种合作模式旨在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具体到参与学校实习基地建设的企业,虽然证据中并未明确提及常州市第三职业中学的具体合作企业,但可以参考常州市职业教育整体的校企合作情况。常州机电学院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立体化校企合作基地,包括与海尔、江苏恒立、莱尼线缆、埃马克、卡尔迈耶等大型企业对接,推进“工学交替”、“双元制”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还有与常发集团、博世力士乐、江苏沙钢等企业合作,构建了覆盖全校专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结合以上信息,可以推测常州市第三职业中学可能也参与了类似的校企合作模式,并与一些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实习基地,以支持学生的实习和就业需求。
常州市第三职业中学在德育和职业素养培养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常州市第三职业中学在德育和职业素养培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体现了学校对德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系统化、科学化的管理。
一、德育工作措施:
构建德育基本精神与目标体系
学校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和学校的“三风”,确立了“自然、和谐、人文、民主”的绿色德育基本精神,并构建了“六度”德育总目标,包括提升生命高度、增强生命韧度、提高生命温度、厚实生命厚度、拓展生命宽度和培养理性思维。
德育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施
学校将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德育课程体系,开发实施了《八礼四仪》校本教材《心灵漫步》等德育校本课程,并完善了学科融合德育课程。学校还设计了系列化德育活动课程,如文明之星评选、诚毅之星评选、图书义卖、诗歌朗诵会等,将文明内涵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规划教育
学校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和生涯规划教育,构建了三级护心组织框架,并自主开发实施校本课程《心灵漫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心理健康宣传,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学校注重生涯规划教育,将其纳入高一必修课程,并贯穿于三年的高中生涯中,开展职业报告会、生涯导图等活动。
师德师风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制定了多项制度规范,弘扬高尚师德。通过师德规范学习、寻找身边的感动等活动,培养教师敬业爱岗的精神。学校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在评先评优和晋职晋级中严格把关,激励教师队伍的积极性。
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通过举办文明之星评选、诚毅之星评选、图书义卖等活动,将文明内涵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学校还组织辩论赛、社团活动等,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组织能力。
二、职业素养培养措施:
职业素养课程与实践活动
学校将职业指导纳入职业生涯教育,并统筹安排学生在校三年的职业生涯教育活动。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课程,邀请优秀毕业生分享经验,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和实践能力。
校内外资源的整合与利用
学校注重利用校内外资源,如开展校内勤工助学岗、校园学雷锋、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学校还开发了职业操等反复训练项目,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结合
学校特别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专职思想政治教师的投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价值观。学校注重学生对自身职业素养提升的认识,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锤炼道德品质,提高综合素质。
生涯规划与职业发展指导
学校通过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明确人生目标,并结合学校开设的职业操等项目,逐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还通过校内外实践活动,如社会实践和体验式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职业素养。
常州市第三职业中学通过德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规划教育的融合、师德师风建设以及职业素养课程与实践活动的开展,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德育水平和职业素养。
常州市第三职业中学的教师团队有哪些突出成就,特别是在信息化教学大赛中的表现如何
常州市第三职业中学的教师团队在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表现突出,尤其是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取得了显著成绩。根据证据显示,该校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多次获奖,例如在2018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该校教师周文斌、蒋曙、周烨获得中职组教学设计赛项一等奖。在2024年的江苏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中,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常州市第三职业中学的关联学校)也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得2金1铜。
从整体上看,常州市第三职业中学及其关联学校高度重视信息化教学的发展,通过信息化教学大赛推动教学改革,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教学水平。该校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等方式,促进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并显著提升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常州市第三职业中学参与的江苏省职业教育现代化专业群建设项目具体内容是什么,取得了哪些成果
常州市第三职业中学参与的江苏省职业教育现代化专业群建设项目具体内容和成果如下:
项目背景与目标
常州市第三职业中学作为常州市职业教育体系的一部分,积极响应江苏省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专业群建设对接产业需求,深化产教融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在江苏省职业教育现代化专业群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包括新增多个五年制高职现代化专业群和中职现代化专业群,数量位居全省前列。
具体内容
专业群构建:学校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将传统单个专业升级为专业群,以更好地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学校新增了多个五年制高职现代化专业群和中职现代化专业群。
课程体系建设: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开发课程体系,构建了“全流程项目贯通”课程体系,实现专业群与产业链的动态耦合,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
教学团队建设:学校组建了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并通过政行校企合作,优化理事会章程,打破组织边界壁垒,实现资源跨界流动和融通共享。
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建立了多个实训基地,包括虚拟仿真示范性基地、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团队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平台。
教材与资源开发:学校主持立项了多个国家或地区级专业资源库,并编写了多部教材进入“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取得的成果
教学成果奖:学校主持的“产教谱系指引、岗学教评一致——智能制造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中获奖数量显著增加,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较高,毕业生在知名企业中表现出色。
社会影响力:学校的专业群建设在省内乃至国内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形成了原创性的范式和经验。
荣誉与认可:学校的电子商务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并在江苏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多项奖项。
特色与创新
信息化与国际化:学校在专业群建设中注重信息化和国际化发展,形成了终身化、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培养模式。
产学研结合:通过校企合作,学校不仅提升了自身办学能力,还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常州市第三职业中学在江苏省职业教育现代化专业群建设项目中,通过构建专业群、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训基地和开发数字化资源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
文章标题:常州市第三职业中学 特色职业教育的突出代表
本文地址:http://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1855.html +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