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省级重点职校实力
作者:admin时间:2025-04-22 15:38:32 次
摘要:江苏省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如皋一职高)作为省级重点职校,其实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办学资质与荣誉资质升级:学校从1980年建校至今,经历了从“国标省重点职...
江苏省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如皋一职高)作为省级重点职校,其实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办学资质与荣誉
资质升级:学校从1980年建校至今,经历了从“国标省重点职高”到“国家级重点职高”,再到“江苏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的跨越,并获评“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江苏省智慧校园”等称号。2021年与如皋市技工学校合并后,进一步升格为高级技工学校,计划2024年创办“能源技学院”。
荣誉成果:累计获得“全国德育科研先进实验学校”“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典型院校”“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等近40项省级以上荣誉,并斩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
二、硬件设施与专业建设
硬件规模:学校占地面积从早期的180亩逐步扩展至327亩(合并后),拥有智能化图文信息中心、数字化教学中心、现代化实训中心等设施,总建筑面积达12.3万㎡。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服装、机电国家级实训基地,以及建筑、机电等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
专业特色:开设船舶、机电、电子、计算机、服装、商贸等20余个专业,其中5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中职品牌专业、2个特色专业,以及5个“3+3分段培养”试点专业。机电技术、服装设计等专业在技能大赛和职教高考中表现尤为突出。
三、教学质量与升学就业
职教高考成绩:本科上线率长期稳居全省前列。2013年本科上线率达61.4%,2014年达63.36%(超出全省平均水平3倍),2023年服装专业本科上线率97%、汽修专业85%以上,职教高考本科人数连续15年位列全省前茅。2024年参考697人中,375人本科上线,合格率96.5%。
技能大赛表现: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累计获7金8银1铜,在省级比赛中斩获40金94银132铜,机电、建筑、电子商务等专业学生屡获殊荣。
四、德育与师资力量
德育品牌:打造“七彩德育”“三心育人铸党魂”等特色品牌,实施“责任教育”和“爱心工程”,被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典型院校”。
师资队伍:专任教师474人中,“双师型”教师占比80%,硕士以上学历达19.2%,拥有省职教领军人才、特级教师等高水平师资。
五、校企合作与社会服务
产教融合:与森松(江苏)重工共建“森松产业学院”,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与斯堪尼亚等企业开展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合作,实现“校企联动、精准共育”。
社会培训:常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服务地方产业升级,近五年为社会输送3万余名高素质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部分实习月薪达8000元。
六、政策支持与未来发展
获专项债4500万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并计划投入1.2亿建设“如皋技师学院”,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和实训条件。
如皋一职高凭借扎实的教学质量、卓越的技能培养、深厚的校企合作基础,以及持续的政策支持,稳居江苏省一流职校行列,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人才摇篮。
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与如皋市技工学校合并的详细情况和影响是什么
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与如皋市技工学校在2021年合并,共同创建了“如皋技师学院”。这一合并是基于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的需要,旨在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
合并的详细情况
合并时间与背景
两校合并于2021年8月正式完成,合并后建立了“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体制,形成了“一主两翼”的办学格局,即以长江校区为主体,大明校区和北开校区为两翼。
合并的决策源于市委、市对“十四五”期间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划,旨在通过整合资源,提升职业教育质量,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办学条件与资源
合并后,学校总占地面积达309亩,建筑面积为16.4万平方米,拥有教职工近500人,全日制在校生4227人。
学校拥有国家级和省级实训基地,包括服装、机电、新能源汽车等国家级实训基地,以及加工制造、建筑工程施工、计算机应用等省级现代化实训基地。
学校还设有3个省品牌专业和4个省级特色专业,以及4个现代化专业群,涵盖机电技术应用、建筑工程施工、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服装设计与制作等。
管理体制与目标
合并后,学校采用“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架构,明确了长江校区作为主体,大明校区和北开校区为两翼的办学模式。
合并目标是到2024年创建“如皋技师学院”,并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区域布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合并的影响
对职业教育的优化与提升
通过合并,学校整合了教育资源,优化了专业设置,提升了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和针对性。服装专业和汽修专业的本科上线率分别高达95%和78%,显著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学校还通过党建文化、德育模式和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形成了独特的教育品牌,如“三心育人树党魂”党建文化品牌和“七彩德育”品牌。
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
合并后的学校更加注重产教融合,与本地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如与森松、霖鼎光学、南通汤臣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等80余家本地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每年安排大量学生参与企业实践。
学校还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如订单班和就业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同时为地方经济输送了大量高技能人才。
对职业教育格局的调整
合并后,学校成为苏北首家县级技工学校,同时也是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和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单位,进一步提升了区域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学校的合并还推动了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与如皋市技工学校的合并,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优化区域教育资源布局的重要举措。通过整合资源、提升教育质量、强化产教融合,学校不仅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还为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范例。未来,学校将继续致力于培养更多适应地方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在国家级和省级技能大赛中的具体获奖情况有哪些
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简称“如皋一职”)在国家级和省级技能大赛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具体获奖情况如下:
国家级技能大赛获奖情况:
在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二届全国信息产业新技术职业技能竞赛中,如皋一职获得三等奖3项,同时获得优秀教练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
2022年,该校在焊接技术、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无人机等项目中,分别获得国赛一等奖1项和省赛一等奖3项,以及20多项其他等级奖项。
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如皋一职学生在电子与信息赛道的“数字产品检测与维修小组”赛项中荣获金奖,这是该校首次获得该赛事的最高奖项。
自2019年以来,如皋一职连续4年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国赛金牌,特别是在数字产品检测与维修赛项中表现突出。
省级技能大赛获奖情况:
在2021年,如皋一职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7金8银1铜的优异成绩,展现了其在省级技能竞赛中的强劲实力。
2022年,该校在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再次获得多项奖项,包括省赛一等奖3项。
在2019年,如皋一职在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获得8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8个三等奖,名列南通市第一。
其他重要成就:
如皋一职在技能大赛中不仅注重获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模式,推动战略性信息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在技能大赛中培养出的优秀学生,如朱小宏和黄宇硕,他们在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数字产品检测与维修赛项金牌,为江苏省代表队争得荣誉。
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具体是如何构建和运作的
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运作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政策与规划支持
学校依据《教师专业成长三年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等中长期教师建设规划,制定了《如皋一中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程》,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修订了相关管理制度,如《教科研管理制度》《人事管理制度》《绩效考核评价制度》《“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等,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师资结构与规模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74人,其中“双师型”教师269人,占比超过一半。这些“双师型”教师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还拥有企业实践经验,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指导学生。
校企合作与实践锻炼
学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与南通市汽车职业教育集团、如皋市机电、电子、汽修、计算机网络等职业教育集团合作,共建了17个校内实训基地和107个校外实训基地。学校还推行“订单班”和“冠名班”,通过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强化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
教师培养与评价机制
学校实施了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要求专业教师每年至少一个月在企业实践锻炼,文化课教师每年至少三次下企业调研或服务。学校制定了“一研二审三反馈”的管理模式,并建立了“双师型”教师认定专家库,确保评价过程公开透明。
教学模式创新
学校推行翻转课堂、行走课堂、慕课教学、虚拟仿真实训和在线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构建线上线下协同教育体系。这些创新教学方法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也促进了“双师型”教师在教学中的实践能力。
人才引进与学历提升
学校近三年新增研究生学历教师62名,并鼓励在职教师攻读硕(博)士学位,以提高学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学校还通过专项资金支持教师的学历提升和专业成长。
“双任双进”工作
学校推行“双任双进”工作,即企业管理人员兼任学校行政职务或参与专业设置、教学任务,学校行政人员或专任教师参与企业管理;企业技术人员进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学校教师进入企业担任员工。这种双向互动模式有效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评价与激励机制
学校将企业实践表现、职业资格证书获取、企业项目参与成果等维度全面融入“双师型”教师认定体系,并将评价结果纳入职称评定和绩效考核中,激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实践。
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案例和成效有哪些
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即江苏省如皋第一中等专业学校)在与企业的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案例和成效如下:
校企合作与订单培养
学校与多家企业深度合作,建立了93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包括与华东液压、如皋软件园等企业的合作。这些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学校还与江苏标龙建设集团、江苏唯路易实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联手实施订单培养,通过定向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精准的职业教育服务。
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
学校与森松(江苏)重工有限公司共建“森松产业学院”,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的新模式。这种合作不仅在人才培养和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取得突破,还通过引入企业生产线建设“校中厂”,以及将工厂搬进校园的方式,实现了产教无缝对接。
课程开发与资源共享
学校联合企业共同开发课程资源,构建了“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将企业课程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例如霖鼎光学开设的霖鼎班,以及霖鼎光学产业学院的建设。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促进了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国际化合作与职业资格认证
学校与凤凰出版中心合作开展德国AHK项目,开设中德AHK机电班,并提供德国AHK机电一体化职业资格证书的专业课程体系。这一合作提升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职业竞争力。
产教融合与社会服务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与168家地方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推行学院共办、基地共建、订单培养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模式。这种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还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技能提升与再教育支持
学校通过社区教育、职业体验中心建设和社会培训等方式,为地方产业工人提供技能提升和再教育支持。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也促进了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功能。
荣誉与成果
学校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计算机检测维修与数据恢复”项目一等奖,体现了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卓越成就。
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未来发展规划和目标是什么
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江苏省如皋一中等专业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和目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市关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通过与地方企业深度合作,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依存度、贡献度和满意度。学校整体规划专业设置,确保每个专业都与如皋对应行业的领军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将其作为专业设置的前提条件,形成契合如皋产业结构的完整专业体系。
优化学校功能,提升办学实力
学校以“做优专业、服务产业、优质就业”为目标,通过功能优化和内涵升级,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学校还计划借助如皋技师学院的创建契机,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实现德育管理、科研教育、专业建设和职业素养提升的全面融合。
五位一体体系目标
学校致力于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育“五位一体”的教育目标。具体包括:
德育:形成个性化习惯养成教育特色,打造品牌案例。
智育:构建课程思政案例资源库,培养成才典型。
体育:通过主题化德育大讲坛和实践社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美育:打造“三心”党建品牌和“三馨”德育品牌。
劳育: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创新办学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注重创新办学方式,例如推行工学结合、联合办学和社会培训等模式,同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设定向培养班,如电子商务与市场营销、金融服务订单班等,为学生提供就业保障。
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影响力
学校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推广农业科技,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并注重挖掘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学校还开展社区教育、职业体验中心建设和社会培训,为地方产业工人提供技能提升和再教育支持。
打造特色品牌,提升学校知名度
学校通过德育管理、教育科研、对口高考和专业建设四大特色品牌,以及工学结合、联合办学和社会培训四大发展战略,进一步扩大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美誉度。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校坚持“以德育人、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常规管理、素养提升和德育科研等手段,学校力求实现“成人、成才、成功”的育人目标。
文章标题:如皋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省级重点职校实力
本文地址:http://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1810.html +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