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三厂职业高级中学 技能培养成果显著
作者:admin时间:2025-04-22 15:35:57 次
摘要:O número 13 | Wall Street International Magazine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原海门三厂职业高级中学)在技能培养方面取...
O número 13 | Wall Street International Magazine
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原海门三厂职业高级中学)在技能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技能竞赛体系与成果
学校构建了省、市、校三级技能大赛体系,将竞赛标准融入日常教学,通过"技能节""技能大比武"等活动营造技能学习氛围。在2021年南通市技能大赛中斩获一等奖8个、二等奖24个,2022年省赛获二等奖2个,并有赛项入围国赛集训队。这种"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实操能力。
二、产教融合与实训建设
? 建有15个省级标准化实训中心,涵盖数控、建筑等专业群,年均培养2000余人次考取电工、汽车维修等职业资格证书
? 与中南集团共建建筑产业学院,打造"厂中校、校中厂"模式
? 建立"青创驿站"和校外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与美邦网络科技共建实践平台
? 引入技能大师成立工作室,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企业技术人员占比提升
三、教学改革创新
? 实施"3+3"中高职衔接项目,与江阴职院等院校合作开展技能提升培训
? 采用"项目合格证书"考核方式,借鉴澳大利亚TAFE教育多元评价体系
? 建筑工程专业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实现实训时间增加30%,技能熟练度显著提升
四、人才培养成效
毕业生双证取证率达95%以上,本地就业率超90%,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学校培养的高技能人才数量居南通首位,每万名劳动力高技能人才达579人。通过"海门工匠学院"建设,形成产教融合联合体,为区域经济年均输送2000余名技能型人才。
五、特色发展模式
? 构建"中-高-本"衔接的现代职教体系,优化"课岗融合"课程设置
? 开展东西部职教协作与国际交流,拓展学生国际视野
? 面向中小学生开放智能制造、3D打印等职业体验项目,培养职业启蒙
这些成果体现了学校"突出应用、强化对接"的专业建设原则,通过校企协同、赛教融合、双师共育等创新路径,形成了具有示范效应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海门三厂职业高级中学与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合并的详细情况和时间是什么
海门三厂职业高级中学与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合并的详细情况和时间如下:
合并背景:
海门三厂职业高级中学与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即原“海门职业教育中心校”)的合并是海门市职业教育资源整合的一部分。海门市委、市在“十二五”期间对职业教育资源进行了优化整合,将两所主体职业学校合并重组为“海门中等专业学校”。
合并时间:
两校正式合并的时间为2013年7月,合并后组建了“新海门中专”,并挂增“海门张謇职业技术学校”校牌。
合并后的变化:
合并后的新校名为“新海门中专”,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两所主体职高之一。学校还迁入了滨江新城的新校区。
其他相关信息:
在合并之前,海门职业教育中心校与海门三厂职业高级中学均为独立的职业教育机构。合并后,两校的教育资源和设施得到了进一步整合,为学生提供了更优质的教育环境。
海门三厂职业高级中学在技能竞赛方面的具体成绩和获奖情况有哪些
海门三厂职业高级中学在技能竞赛方面的具体成绩和获奖情况如下:
2024年江苏省技能大赛:
海门中专在2024年的江苏省技能大赛中取得了4金、4银、13铜的优异成绩,展现了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实力和水平。
2023年南通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
在2022年11月公布的南通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成绩中,海门中专共获得一等奖23人次、二等奖16人次、三等奖50人次,总计89枚奖牌。其中,金牌获奖人次位列南通市第二,总奖牌数位列南通市第三。
2021年技能大赛成绩:
省赛一等奖2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14个。
市赛一等奖6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1个。
其他竞赛成绩:
在创新创业大赛中,省赛三等奖3个;南通市特等奖9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14个,三等奖23个。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海门三厂职业高级中学在技能竞赛方面表现突出,尤其是在省赛和市赛中屡获佳绩。
海门三厂职业高级中学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案例和成效如何
海门三厂职业高级中学(现江苏省海门中等专业学校)在与企业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案例和成效如下: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典型案例
海门中专与南通华驰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共建了“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并获评“省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这一合作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实训能力,还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实用技能型人才。学校还与中南集团合作成立了中南建筑产业学院,通过“校中企”模式,推动了产教深度融合,成为校企合作的典范。
订单班与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学校与通光集团有限公司、中南锦雅幼儿园等企业合作开设了“通光卓越工匠班”和“锦雅童年”订单班,标志着学校与企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形成。学校积极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与多家大型制造企业签订深度校企合作协议,共建校外实训基地,确保学生校外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优化了校内外实训基地,与现代制造类大型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中餐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校外实训基地的揭牌,是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
政校企合作的拓展
学校通过、学校、企业和行业四方联动,深化产教融合。学校每年举办“百企进校校企见面会”,为学生提供大量优质就业岗位,并通过政校企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服务地方经济与企业需求
学校根据企业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如中餐烹饪专业成为省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体现了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和企业需求方面的成效。学校还通过技术服务和咨询帮助企业降本增效,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创新办学模式
学校将独立学院办进企业,如与中南建筑公司合作成立的中南建筑产业学院,实现了招生、教学、就业等环节的深度合作,推动了产教融合的创新发展。
成效与荣誉
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获得了多项荣誉,如被认定为南通市校企合作示范学校,并在2021年被评为江苏省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示范校。
海门三厂职业高级中学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了多个实训基地、订单班和现代学徒制项目,推动了产教融合和校企共赢。
海门三厂职业高级中学的实训中心建设情况和学生考取证书的具体数据是什么
关于海门三厂职业高级中学的实训中心建设情况和学生考取证书的具体数据,可以如下:
实训中心建设情况:
海门三厂职业高级中学拥有多个校内外实训基地。校内设有15个实训中心,包括车工、钳工、电子电工、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等实训基地。学校还与多家企业共建了5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习机会。
学校的实训基地总面积达53,286.52平方米,设施设备总值达10,650.9019万元。其中,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建筑面积约4,550平方米,设备总值约1,600万元。
学校建成了数控技术应用、建筑工程施工、汽车运用与维修、计算机应用等4个省现代化实训基地。
学校还引入了VR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和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并采购了财会专业的实训平台。
学生考取证书的具体数据:
近三年来,学生“双证书”取证率达到100%。
2020-2021学年度,学生考取了电工、汽车维修工、钳工、铣工、焊工等职业资格证书。
学校是江苏省技能等级认定考点之一,承担了建筑、艺术、汽修、电梯等16个工种的技能鉴定任务。
海门三厂职业高级中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成果有哪些
海门三厂职业高级中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和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海门三厂职业高级中学将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了“全覆盖培养、全过程指导、全链条孵化”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学校通过整合、企业、学校等多方资源,创新培训模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创业教育平台,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学校还开发了“投智未来”等创新创业校本课程,并实施SYB创业培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教学各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学校通过启蒙、成长、展示三个阶段,开设创业基础课、创业技能课和双创实战课,打破专业壁垒,实现跨学科学习。
校企合作与实践平台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和产学研融合,推动学生参与企业项目,促进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的提升。学校与南通华驰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双师型”育人团队,实现校企共赢。学校还建立了校外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成果展示与荣誉
学校在各类科技活动竞赛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在南通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学校学生多次获奖,并有20多项发明作品获得专利授权。学校还通过邀请优秀毕业生回校讲座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创业成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
特色课程与社团活动
学校开设了人工智能、力学结构、创意设计等12门创客类选修课,并成立了7个创客社团。这些课程和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帮助他们将创意变为现实。
职业发展支持
学校将“创新创业”作为学生必修课程,并通过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为学生提供展示平台。学校利用智慧校园系统为毕业生提供职业发展指导服务,帮助他们掌握未来所需技能。
文章标题:海门三厂职业高级中学 技能培养成果显著
本文地址:http://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1801.html +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