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旅游学校 旅游人才培养摇篮
作者:admin时间:2025-04-22 15:23:45 次
摘要:扬州市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成为重要的旅游人才摇篮。以下从不同院校的特色及培养模式进行详细阐述:1. 扬...
扬州市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在旅游人才培养方面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成为重要的旅游人才摇篮。以下从不同院校的特色及培养模式进行详细阐述:
1. 扬州旅游学校(中专层次)
学校概况:成立于1992年,是一所公办普通中专学校,占地40亩,专业涵盖旅游、酒店、会展等领域,累计培养10余万名从业人员。
实践教学:注重行业需求,提供旅游线路规划、导游实践、酒店实习等实践机会,并与国内外知名旅游企业建立校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
文化特色:课程融入扬州文化、中华文化等内容,强化学生文化底蕴,形成“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
2. 扬州市职业大学旅游学院(大专层次)
办学理念:自2001年成立以来,坚持产教融合,拥有国家级骨干专业(旅游管理)和江苏省特色专业(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教学成果获省级以上奖项。
产学研结合:自主运营扬州九州行国际旅行社,建立“前店后院”实训基地,并牵头扬州市旅游学会,连续十年承接《扬州蓝皮书》旅游调研课题。
就业优势:毕业生就业率高,起薪超10万元,合作企业包括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上海国际度假区万怡酒店等。
3.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高职层次)
学校定位:2017年升格为高职院校,前身可追溯至1959年,校园按5A景区标准建设,集扬州园林精华,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4万人。
师资与设施:拥有国家级技能名师48人,建有国家级旅游管理技能培训基地、淮扬菜研究院等实训平台,宿舍配备空调、独立卫生间等现代化设施。
产教融合:与300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包括外交部、京东、我国银行等,长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并为学生提供专转本、专接本等升学通道。
文化育人:传承梅花书院精神,注重“德技并修”,课程融入非遗、文创等文化元素,培养兼具专业技能与文化素养的“扬州师傅”式人才。
4. 协同育人机制
政校企合作:引导下,学校与企业、行业协会共建“育人共同体”,例如与扬州文旅企业合作开发产教融合项目,推动“文旅创”人才培养。
文化融合:课程设置强调“旅游+文化”融合,如开设红色旅游、博物馆旅游等专题,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国际化发展:与1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教育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旅游人才。
5. 社会贡献与影响力
各院校累计为扬州及全国输送大量人才,例如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毕业生遍布40多个国家或地区和地区,扬州市职业大学优秀校友包括旅游企业高管和景区管理者。
学校积极参与地方文旅产业建设,如研发淮扬菜新品种、推动旅游工艺品开发,助力扬州“旅游名城”战略。
扬州市通过中专、高职等多层次院校协同发展,构建了产教深度融合、文化特色鲜明、实践导向突出的旅游人才培养体系。这些院校不仅为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还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推动了扬州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人才培养摇篮”。
扬州旅游学校与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的历史沿革和合并情况是什么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1959年,当时扬州市饮食公司创办了扬州市烹饪学校,这所学校是全国最早将烹饪技艺从师徒传承转为职业教育的学校。此后,学校经历了多次更名和发展,包括1960年更名为扬州市烹饪学校,1965年更名为扬州市商业中专技术学校,1978年复办并更名为扬州市商业技工学校,1983年更名为江苏省扬州商业技工学校,1992年更名为江苏省扬州商业学校,1998年更名为江苏省扬州商业高等职业学校,2005年更名为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
在2017年,江苏省人民批准,扬州市商务高等职业学校(即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与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商务分院)以及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合并组建为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合并后的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现有九龙湖、扬子津、瘦西湖三个校区,占地面积约1176亩,设有9个二级学院,开设了36个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三年制高职专业。
中存在矛盾。有证据扬州旅游学校于1998年创建,2008年更名为扬州旅游商贸学校,但这一信息与其他资料学校历史沿革不一致。可以确认扬州旅游学校与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的合并发生在2017年,而扬州旅游学校本身并未独立存在,其历史应融入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的整体发展过程中。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的前身是扬州市烹饪学校,经过多次更名和发展,最终在2017年与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扬州商务分院)和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合并为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成为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
扬州市职业大学旅游学院的国家级骨干专业和江苏省特色专业具体包括哪些
扬州市职业大学旅游学院的国家级骨干专业和江苏省特色专业具体如下:
国家级骨干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是扬州市职业大学的国家级骨干专业,同时也是教育部旅游类院校示范遴选专业。
江苏省特色专业
旅游管理专业是江苏省特色专业。
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是江苏省重点专业,也是校级特色专业。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与国内外企业合作的具体案例有哪些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在国内外企业合作方面有多个具体案例,涵盖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国际交流等多个领域。以下为详细说明:
与南京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的合作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与南京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旅游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并与金陵饭店集团联合申报全国旅游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共同体。双方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虚拟仿真基地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研发项目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酒店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
与德国法兰克福稻香坊和法国亚洲餐饮青年联合会的合作
学院与德国法兰克福稻香坊和法国亚洲餐饮青年联合会通过行校合作模式,共同签署《国际教育校企合作备忘录》,并围绕“鲁班工坊”项目、赴德师生培训、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开展合作。这些合作旨在优化整合国际化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与洲际酒店集团、我国香港美心集团等60多家企业的战略合作
学院与洲际酒店集团、我国香港美心集团、上海吉祥航空、常州中华恐龙园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探索“订单培养”模式,为行业输送了大量优秀毕业生。
与嘉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
学院成立了嘉环数字产业学院,围绕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群,与嘉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开展定制精英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学生就业质量。
与京东集团的深层次合作
学院与京东集团建立了深层次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关系,共同打造了多个产业学院,如“现代厨艺与旅宿产业学院”、“扬州早茶产业学院”等,推动资源共享和合作共赢。
与美心集团、金陵饭店集团等8个龙头企业的合作
学院与美心集团、金陵饭店集团、万豪国际集团等8个龙头企业共建文旅创新产业学院,并成立了多个现代学徒制特色的企业订单班,如“洲际班”、“蓝蛙精英班”、“美心优才班”等。
与境外中资企业和友好院校的合作
学院与境外中资企业和友好院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探索设立“国际化技能培训中心”,为境外学生提供中文+职业技能培训,并通过跨国办学、科研交流等方式推动国际教育合作。
与江苏环球数字文化体验园等企业的合作
学院与江苏环球数字文化体验园等数十家大型企业签订协议,开展全方位合作,包括教师培训、职业技能竞赛组织等。
扬州市旅游教育机构如何实现产教融合,具体有哪些成功案例
扬州市旅游教育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产教融合,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是一些成功案例和具体实践: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的产教融合实践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通过构建市域、行业产教联合体,实现了“1+1×1+3”多赢目标。学校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68个校级教学研训一体化的实训基地,包括与华怡名都酒店集团、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合作建设的6个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这些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同时推动了校企双方的互融发展,形成了学生、企业和学校三方共赢的局面。
扬州旅游商贸学校的产教融合活动
扬州旅游商贸学校举办了“产教融合赋能新质 共育协同共治开新局”活动,邀请、学校和企业多方探讨协同育人路径。学校通过“引企入教”等方式深化产教融合,展示了育人成果,并揭牌成立了产教融合育人基地。学校还开设了冶春雏鹰班和怀化扬州慈善励志班,体现了在师资力量和学生培养方面的创新。
扬州江扬天乐湖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合作模式
扬州江扬天乐湖文旅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扬州职业大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贴合企业需求的实验实训指导书,并共建了多个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这些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充足的实训和技术示范场所,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公司还承担了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任务,培养了450名学徒,并定期委派技术骨干参与专业教师培训。
扬州市职业大学与扬子江集团的合作
扬州市职业大学与扬子江集团合作设立了“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派遣专业教师到扬子江集团旗下酒店开展企业实践,同时接收近80人次的学生进行实习。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江海学院与扬子江文旅集团的合作
江海学院与扬子江文旅集团签约,共同开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将技能大赛“搬进”企业,在我国淮扬菜博物馆举办导游讲解大赛和礼仪大赛,以贴近岗位需求的方式培养学生技能。这种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职业成长的机会。
扬州九州行国际旅行社的实训基地建设
扬州九州行国际旅行社自主经营的“前店后院”实训基地是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基地。该基地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机制创新和结构化培训师资队伍建设,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职场环境和实践机会。
职业教育与产业对接的典型案例
扬州市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对接,形成了“育人链”与“产业链”的无缝对接。江苏汽车技师学院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实训基地并提供实习就业机会,有效推动了中小企业和区域产业的中高端发展。
扬州市旅游教育机构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开发定制化课程等多种方式,实现了产教深度融合。
扬州市旅游教育机构在国际化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和成效
扬州市旅游教育机构在国际化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举措,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举措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国际合作与交流
扬州的职业教育机构,如江苏旅游职业学院,积极拓展国际教育合作。该学院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合作共建了VET技能实训教育中心,同时与泰国职业院校合作开展“烹饪+技能项目”,并输出课程及教学标准。学院还设立了“扬州‘三把刀’文化推广基地”和“中华饮食文化推广基地”,为学生提供海外实习和就业机会,进一步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
国际化人才培养
扬州的职业教育机构注重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旅游人才。江苏旅游职业学院实施了“留学生提质增量”计划,加强师资和管理队伍建设,采用“导师制”提高留学生教育质量。学院通过引进国外高校和知名组织开展多边合作机制,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校地合作与地方经济发展
扬州的职业教育机构还通过校地合作平台服务地方产业和经济发展。江苏旅游职业学院与地方和机构合作开办了淮扬菜研究院、大师工作室等,多次代表扬州市参加境内外文化交流活动。这种合作不仅提升了学院的国际影响力,也推动了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国际化发展。
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
扬州市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建设国际化语言环境。在机场、景区等重点涉外场所增加外语标识,并强化服务人员的多语种接待能力。还聘请外籍旅游体验员深入体验扬州的深度旅游线路,通过他们的讲述传播扬州文化,吸引更多国际游客。
政策支持与国际化战略
扬州市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扬州市旅游促进条例》明确要求制定旅游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并与境外城市建立旅游协作关系。这些政策为职业教育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职业教育与国际化结合
扬州的职业教育机构注重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办学理念。扬州职业大学旅游学院通过“教学做创统”模式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并与国际知名酒店集团合作开展教学实践。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也增强了其国际竞争力。
文化推广与国际影响力提升
扬州通过举办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和推广扬州文化,提升了城市的国际知名度。扬州利用“鉴真”“崔致远”等文化名片积极开拓港澳台及日韩、欧美市场,并通过媒体宣传和线上平台推广扬州文化,吸引了大量国际游客。
扬州市旅游教育机构在国际化发展方面采取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举措,包括国际合作、人才培养、校地合作、语言环境建设、政策支持以及文化推广等。
文章标题:扬州市旅游学校 旅游人才培养摇篮
本文地址:http://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1759.html +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