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浙里择校网,遇见美好未来
  • 今天是:

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 淮安职高升学就业新途径

作者:admin时间:2025-04-19 21:50:46

摘要: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为毕业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升学与就业新途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升学渠道多元化职教高考学生可通过职教高考升入高职或本科院校,考试内容兼顾文...

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为毕业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升学与就业新途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升学渠道多元化

职教高考

学生可通过职教高考升入高职或本科院校,考试内容兼顾文化课与专业技能,且难度低于普通高考。2022年该校职教高考升学人数达437人,部分专业(如文化艺术大类)升学率高达100%。

贯通培养项目

包括“3+2”中高职衔接、“3+4”中本贯通等模式,构建中职、高职、本科衔接的立交桥。2022年五年一贯制升学人数为567人。

技能竞赛免试升学

在省级及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学生可免试进入高职或本科院校,2022年学校在省赛中成绩优异,为升学提供了更多机会。

其他升学途径

包括全国体育单招、高水平运动队选拔、高职单考单招等,如淮安体育运动学校2024届毕业生通过体育单招升入本科院校16人。

二、就业支持体系完善

校企合作与就业指导

学校与200余家企事业单位合作,提供航空、医疗、财经等行业的就业岗位。定期举办职业指导座谈会,并走访企业调研毕业生就业情况,2021年全市中职就业率99.8%,平均起薪大幅提升。

创业扶持与参军鼓励

学校开展创业教育与实践,设立创业补贴金,并涌现出孙传杰(生态农业)、张昊(电子商务)等创业典型。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军,2024届毕业生中有1人参军。

本地就业促进

响应号召,鼓励毕业生留淮工作,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助力乡村振兴。淮安生物工程学校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创业增收成效显著。

三、政策与资源保障

职教政策支持

新《职业教育法》明确中职生升学通道,淮安市组建“1+X”证书制度试点联盟,推行产教融合,强化实训教学。2021年全市中职学校承担101项教育部提质培优项目。

教学与师资保障

学校组建金牌教师团队,采用小班化教学,突出技能培养。2021-2022年学生在省市技能竞赛中获奖48枚,标准化考场和实训设备投入进一步提升了教学质量。

四、数据与成效

升学数据:2022年全市中职升学人数达6011人,部分学校升学率超过90%(如2022年某校828人升学)。

就业数据:2021年全市中职毕业生直接就业率28%,就业满意度高,且留淮工作比例显著。

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通过政策创新、资源整合和个性化培养,实现了升学与就业的“双轨并进”,为不同发展需求的学生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与哪些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内容是什么

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具体合作内容如下:

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

与淮安比亚迪科技有限公司、鹏鼎控股(淮安)公司、优必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泰州隆基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等60余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

与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推进“中天型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建设,加快校企合作平台建设,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

与电梯行业龙头企业合作,成立电梯企业学院,每年输送约100名准员工,为电梯行业输送人才。

淮安市交通职业技术学校:

与丰田、上海通用、东风雪铁龙、奔驰、一汽大众、一汽奥迪、广汽集团、港华燃气等30多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建立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

淮安市淮阴区职业高级中学:

与上海振华钢基集团、上海环旭电子集团、上海宝钢集团、上海利爱电气集团、苏州明基集团、苏州大众电脑、江苏常州飞达、江苏苏州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无锡华洋轴承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就业及实习协议,开展校企合作。

与韩国宜来特光电公司合作,派遣学生赴韩国研修,开创学校直接向国外派送就业生的先河。

淮安市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与富誉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专班学生座谈交流,深入企业生产一线进行实践学习。

与海尔海创、金隆达等企业合作,建立全省首家实验室共享基地,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培养学生的技能目标。

淮安生物工程分院:

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 淮安职高升学就业新途径

与淮安市恒安天然气运输有限公司合作,自2013年起在多个领域开展合作,如网络课程、课证融合、技能竞赛及实习就业等,取得丰硕成果。

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在技能竞赛中获奖的具体情况和获奖项目有哪些

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具体获奖情况和获奖项目如下:

第六届淮安技能状元大赛

在网站设计与开发项目中,来自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的学生陈露杰荣获一等奖,指导老师为吕永华。

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在2024年的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的学生胡孝天和濮正阳在智能制造设备技术应用项目中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该校学生在其他比赛中也表现出色,共获得4枚金牌、6枚银牌和10枚铜牌。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在2021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该校学生颜志豪和刘佳乐组成的江苏代表队在中职组“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中获得一等奖第一名;吴少龙和朱浩然组成的江苏代表队在高职组“机器人系统集成”赛项中获得二等奖。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在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中,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的学生团队在中职组智能制造设备技术应用和农机检修赛项中分别获得金奖,并取得了排位赛资格。

淮安市职业技能大赛

在淮安市职业技能大赛中,该校学生多次获奖。在艺术设计(环境方向)项目中,学生孙林获得了一等奖。

其他竞赛

在2021-2022学年,该校学生在各类省市级以上技能竞赛获得48枚奖牌,包括江苏省职业技能大赛的2枚金牌、3枚银牌和4枚铜牌。

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在多个技能竞赛中表现优异,特别是在网站设计与开发、智能制造设备技术应用、机器人技术应用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

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的创业扶持政策具体包括哪些措施,成功案例有哪些

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的创业扶持政策和成功案例具体如下:

创业扶持政策

完善工作机制

学校通过完善工作机制,积极开展创业教育和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学校建立了以SYB理论教室、创业模拟实训室、学生创业园为框架的创业教育实践中心,并有16名教师获得创业培训师资格证书,部分教师还被聘为下岗再就业创业指导专家。

提供场地支持

学校投入20.9万元建设了创业教育实践中心,并免费为学生提供创业场地,帮助学生降低创业成本。

政策宣传与培训

学校定期举办创业讲座和培训,邀请创业培训师和成功创业者分享经验,帮助学生了解创业知识和技能。

就业与创业指导

学校通过强化就业指导、拓宽就业渠道、心理疏导等措施,积极落实相关政策,鼓励学生创业。为就业困难家庭的毕业生提供求职创业补贴。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校依托园区内企业的资源,开展订单培养和校企协同育人,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增强其实践能力。

技能大赛与创新平台

学校推行“岗课赛证创”模式改革,联合企业举办市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成功案例

王芃的成功创业

王芃是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的一名学生,他在校期间通过回收手机存储卡并回售给校园售卖,积累了一定的资金和经验。毕业后,他利用这些资源创办了自己的快递公司。他的创业经历不仅获得了学校的创业培训支持,还得到了的政策扶持。

校企合作与实验室共享

学校与园区内企业深度合作,建立了全省首家实验室共享基地,让学生在企业实践中体验和掌握技能。这种产教融合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助力学生成功创业。

技能大赛获奖

在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淮安市职业院校共获得6金5银1铜的成绩,其中药品生产、智能装备制造、农机维修三个项目获得金奖第一名。这些成绩展示了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显著成效。

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通过完善创业教育机制、提供场地支持、举办创业培训和技能大赛等多种措施,积极扶持学生创业,并取得了显著的成功案例。

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如何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联盟,对学生就业有何影响

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通过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联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并对学生就业产生了积极影响。

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通过组建“1+X”证书制度试点联盟,推动了教育链、产业链、服务链和创新链的协同合作。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师资力量和专业建设能力,还通过校企合作项目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服务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和技能认证途径。学校在多个专业领域开展了“1+X”证书试点工作,包括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应用、物流管理等,这些试点项目帮助学生在学习期间获得实际操作经验和技能证书。

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将“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校倡导“学中做、做中学”,通过校内生产性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这种教学改革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增强了其就业竞争力。

第三,“1+X”证书制度的实施拓宽了学生的发展路径,使他们能够在取得的获得多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还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和发展机会。通过参与“1+X”证书试点培训,学生可以提前适应市场需求,增强就业能力。

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通过“1+X”证书制度试点联盟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一方面,学生通过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高了自身在劳动市场中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

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通过“1+X”证书制度试点联盟的实施,不仅优化了人才培养模式,还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就业能力。

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毕业生留淮工作的比例和原因是什么

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毕业生留淮工作的比例和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

从留淮就业的比例来看,2024年中职、五年制高职留淮就业率分别达到86.54%和81.34%。显示,2023年学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7.38%,其中留在淮安当地就业的比例为27.48%。2024年驻淮高校毕业生留淮就业率为24.9%,较上一年提升2.5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毕业生的留淮就业比例较高,尤其是中职和五年制高职学生。

关于留淮就业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淮安市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2024年组建了45个校企专班,组织学生在企业实习6000余人次,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学校与地方和企业合作举办招聘会和直播荐岗等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服务。

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匹配: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注重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需求的对接。学校聚焦“7+3”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需求的匹配度。这种针对性的专业设置有助于学生找到与其技能相匹配的工作岗位。

政策支持与服务:淮安市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较大。淮安市通过考核促进大中专院校服务地方发展,推动学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校友中留淮工作的毕业生对新入学的学生形成“羊群效应”,进一步提高留淮就业率。

就业稳定性与薪资水平:显示,留淮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较高,跳槽次数低于苏南毕业生。虽然薪资水平低于全省同类人员,但运输仓储和信息技术行业的低工资水平可能吸引部分学生留在淮安工作。

传统观念与地域因素:传统的就业观念和从众跟风心态曾导致淮安籍高校毕业生回淮就业比例较低。近年来随着淮安市经济发展和政策吸引力增强,这一现象有所改善。

文章标题:淮安市职业高级中学 淮安职高升学就业新途径

本文地址:http://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1584.html + 复制链接

快速报名登记
人气专业

快速升学通道

职业学校 公办大专高考保过班 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 本科冲刺高考班 省厅备案五年制大专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