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浙里择校网,遇见美好未来
  • 今天是:

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职业教育的新起点

作者:admin时间:2025-04-05 14:37:57

摘要: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新起点,其创新实践和发展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硬件升级与校区扩建新校区建设:学校迁建工程被纳入平阳县“十四五”发展规划...

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作为职业教育的新起点,其创新实践和发展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硬件升级与校区扩建

新校区建设:学校迁建工程被纳入平阳县“十四五”发展规划,总投资约5.45亿元,规划建设可容纳2400名学生、48个班级的现代化校区。昆阳镇城东新区的新校区项目(设置42个班级)将于2028年投用,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建成后,新校区将集职业教育、职业培训、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助力区域经济转型。

二、专业设置与产业深度对接

专业集群化:学校紧密围绕地方产业需求,构建“旅游+宠物”特色专业群,包括旅游服务与管理、茶艺与茶营销、宠物养护与经营等八大专业,形成“宠物+旅游”品牌。其中,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入选浙江省高水平专业,宠物专业与佩蒂宠物等企业合作开设订单班,服务平阳宠物小镇建设。

产教融合创新:通过组建宠物时尚产教联盟、旅游产教联盟,加入我国宠物职教集团,并与125家规上企业、科研机构合作,打造“校地企协同”育人平台。学校还承办全国“宠爱日”活动,推动宠物产业节庆与技能赛事,形成社会服务基地。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现代学徒制与高就业率:学校实施“创业在园区、创新在学校”项目,推行现代学徒制,与17家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就业率连续多年达98%以上,部分专业如财会、幼师就业率达100%。2020年毕业生平均薪资水平显示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的直接贡献。

升学与技能并重:通过单招单考和“3+2”中高职衔接模式,学生既可高质量就业,也可升学至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深造。

四、支持与社会服务

政策与资金保障:市、县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将学校迁建列为重点项目,并规划建设县域公共实训基地,统筹师资与专业设置。学校还获评“全国宠物行业教育培训中心”,成为行业标杆。

服务乡村振兴:学校聚焦“浙南红色旅游”和“平阳宠业”,培养“旅游+”复合型人才,并通过“平阳宠业培训中心”项目优化宠物产业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

五、办学理念与师资建设

以人为本的育人体系:学校秉承“123456”办学思想,开展“表现”教育、中华孝文化教育及六大主题活动,培养“敢表、乐表、善表”的“1+X”技能型人才。师资方面,拥有“三坛”骨干教师53人,双师型教师占比超90%,形成校企“双向聘任”机制,推动技术成果转化。

六、区域示范效应

作为浙江省重点职业学校和温州市重点职校,平阳二职通过错位发展策略(如工科类以平阳职专为主,双创教育以职教中心为主),形成与地方产业适配的职教生态。其“校地企协同”模式被《温州日报》评价为“教育链与产业链双向奔赴”的典范。

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通过产教融合、专业集群化、现代学徒制等创新举措,成为区域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其经验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促进就业创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平阳样本”。

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新校区的具体位置和规划有哪些最新进展

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新校区的具体位置和规划有以下最新进展:

位置:新校区位于平阳县腾蛟镇青湾村,具体地块为A-03地块。该地块总用地面积为100428平方米,新建建筑面积为75472.21平方米。

规划内容

建筑功能:新校区包括教学楼、图书馆、行政楼、体育馆、食堂、宿舍楼、培训楼、门卫室、设备用房等设施,以及9片体育活动场地和充足的停车位。

设计特点:新校区采用“人车分流”模式,优化了建筑间距和场地标高,强调校园景观设计,明确雨水调蓄池和下沉式绿地位置,确保环境保护。

办学规模:新校区规划为48个班级,可容纳学生2400人,教职工180人。

投资与建设: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其中工程费用44275万元,建设工期预计为两年。

最新进展

2024年10月21日,平阳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复了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迁建工程的初步设计。

2024年11月5日,平阳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新校区的招标公告,标志着项目进入施工阶段。

设计理念

新校区设计为现代园林式校园,建筑群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如山水画般布局。

通过优化建筑布局和单体设计,打造一个集教学、实训、生活、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校园。

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案例有哪些,特别是在宠物养护和旅游服务领域的合作

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在宠物养护和旅游服务领域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案例如下:

宠物养护领域的合作

与温州玖升集团和温州会邱公司的合作

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玖升集团和温州会邱公司共同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宠创班”和“宠游班”,旨在解决宠物行业的人才短缺问题。这些班级将现代电商、旅游管理等多个学科融入宠物养护行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中。

与佩蒂宠物用品有限公司的合作

学校与佩蒂宠物用品有限公司合作办学,成立“佩蒂班”,共建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提升专业特色和实力。这一合作不仅为当地宠物小镇的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人才保障,还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实训的机会。

与浙江省进出口宠物食品用品行业协会的合作

学校与浙江省进出口宠物食品用品行业协会等六方合作,共同建设“平阳宠业培训中心(宠业学院)”项目,打造我国宠物行业职业教育平台。

与水头镇皮革小微企业总支部委员会的合作

学校与水头镇皮革小微企业总支部委员会合作成立“红色传承 乡村振兴”班,通过实地教研和校企合作,助力乡村旅游发展和特色品牌打造。

与“宠爱渔·牧和邻”标准店的合作

学校在水头镇宠物小镇开设了“宠爱渔·牧和邻”标准店,作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该店提供宠物美容、护理与驯导等实训活动,成为校企合作共推平阳宠物小镇VBB万店联盟项目的样板门店。

旅游服务领域的合作

与瑞安辰茂大酒店、温州华侨饭店、温州云天楼集团等星级酒店的合作

学校的旅游管理专业与这些星级酒店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高校与地方的互融。

与浙江子久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

学校与浙江子久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打造“平阳县旅游服务产教大联盟”,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旅游服务专业的发展。

与周边村镇的合作

学校与周边村镇签订合作协议,拓展旅游服务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助力“一村一品”特色建设。

与平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的合作

学校积极参与平阳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组织的活动,如“宠爱日”活动,通过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率。

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如何通过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提升学生的就业率和职业技能

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通过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和职业技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顶层设计与资源投入

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将职业教育改革纳入全县“十四五”规划和共同富裕战略,通过系统规划和资源整合,推动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深度融合。学校积极筹建温州技师学院平阳分院,并创新“学校办在园区、办在企业”的办学模式,如开设服装设计与制作、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等专业,这些专业直接对接市场需求,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就业保障。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深度合作,根据企业需求定制课程和实训内容。“子久班”专注于茶文化教学,培养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够直接上岗就业。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还确保了学生所学技能与企业需求高度匹配。

校企合作与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形成了多个校企合作共同体和产教融合园区。与浙江子久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采用现代学徒制,通过“分段对接”、“企业技师带学生”等方式,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熟悉企业文化和岗位技能。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专业设置与课程改革

学校根据地方产业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开设了宠物养护与驯导、茶文化等特色专业。这些专业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宠物产业学院的成立,为当地宠物产业输送了大量专业人才,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与柔性聘任

学校通过柔性聘任制度,引入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担任兼职教师,形成跨行业、跨专业的教学团队。这种模式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还提升了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技术和行业动态。

政策支持与创新机制

平阳县通过出台《平阳县深入推进校企融合实施方案》,建立了“百家企业行”和“人人知校企”等活动,鼓励企业与学校无缝对接。学校还参与了“510+”计划和“匠来计划”,与高校、人力资源机构和企业建立了多层次的合作平台,进一步推动了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

实训基地与开放型产教融合

学校建设了多个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中心,如宠物产业学院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实践机会。这种开放型实训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操能力,还促进了学生对行业的深入了解和适应能力。

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通过顶层设计、订单式培养、校企合作、专业设置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政策支持等多方面的努力,成功实现了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

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在科技创新和专利成果转化方面有哪些具体成就

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在科技创新和专利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双向聘任”机制:学校与企业互相选派人员,以兼职双向、双重身份的形式,吸引优秀企业专业人才入校任教。这种机制不仅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还为学校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联合企业开展技术攻关: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学校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项目,助推专利成果转化。这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

获得省中职创新创业实验室项目:截至目前,全县有4个项目获评省中职创新创业实验室,这些项目不仅提升了学校的科研水平,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机会。

专利成果转化:平阳职专发明的“机械设计用绘图装置”有效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20%以上。这一成果不仅体现了学校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还为相关企业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订单式人才培养:学校与当地旅游、宠物等相关企业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为企业输送了大量技能型人才。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还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订单式”科技创新:学校立足于浙南闽北赣西旅游产业规划,开展“订单式”科技创新,加强科研成果转化,进一步提升了学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

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利用占地近2万平方米的实训基地和智能制造等设备开展系列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为企业员工提供技能培训,成为技能培训基地。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学校计划探索实施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统筹师资、重整专业结构,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竞争力。

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如何通过“123456”办学思想和“表现”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通过“123456”办学思想和“表现”教育,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123456”办学思想的实施

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以叶校长提出的“123456”办学思想为指导,这一思想包括“一个总旨、两大整合、三大载体、四大融合、五种素养六位一体”的理念。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全员合格,全面发展,五育并举”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总旨:学校以“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为核心,强调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整合:通过整合资源和课程,形成系统的教育体系。

载体:利用科技节、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技能节等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升综合素质。

融合:将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相结合,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专业建设和技能教学改革。

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五种素养,即知识素养、能力素养、情感素养、道德素养和身体素养。

一体:通过“六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表现”教育的开展

学校大力推行“表现”教育,特别是“点亮心灯,六表德育”,旨在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人文素养。这种教育模式强调学生在实际表现中的成长,通过具体的活动和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表现教育的核心:学校倡导“敢表、乐表、善表”与“表真、表善、表美、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鼓励学生敢于表现、乐于表现、善于表现,并追求真实、善良、美好和创新。

活动形式:学校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科技节、读书节、艺术节、体育节和技能节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提升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育人目标:通过这些活动,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1+X”技能型人才,即具备基本职业技能的还能在某一领域或多个领域拥有特长。

三、校企合作与专业建设

学校注重校企合作,深化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品质。学校与浙江子久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了合作联盟,共同打造“平阳县旅游服务产教融合园”,推动中高职教育互融互通。这种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还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行业需求。

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职业教育的新起点

四、荣誉与成就

学校在旅游管理、茶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并荣获多项荣誉称号。这些成就不仅反映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也体现了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的成功。

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通过“123456”办学思想和“表现”教育,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不仅注重德育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还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文章标题:平阳县第二职业学校——职业教育的新起点

本文地址:http://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1353.html + 复制链接

快速报名登记
人气专业

快速升学通道

职业学校 公办大专高考保过班 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 本科冲刺高考班 省厅备案五年制大专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