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旅游教育的新平台
作者:admin时间:2025-04-05 14:31:57 次
摘要: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作为旅游教育的新平台,通过多维度创新与实践,展现出显著的行业影响力和教育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校企深度合作,精准对接行业需求学校与...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作为旅游教育的新平台,通过多维度创新与实践,展现出显著的行业影响力和教育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学校与多家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形成“校企双导师”教学模式。与宁波童野归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推荐优秀毕业生从事研学旅行规划,与宁波四季青藤酒店集团联合开设《连锁酒店经营与管理》课程,由企业专业培训师授课。学校与宁波国际会议中心、栎社机场等高星级酒店合作,提供规范化校外实训基地,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无缝衔接。
学校整合东钱湖区域内南宋石刻公园、小普陀、启新高尔夫等景区资源,将课堂搬进景区,实现“校景联动、教学实习互动、学生员工流动”。学生参与景区讲解、研学活动设计等实践,在真实场景中提升专业技能。学校引入“修学、访学、研学”三学活动,带领学生与企业、高校、乡村对话,深入了解行业动态。
课程设置紧跟行业新业态,开发本土化研学课程,涵盖“旅游+新媒体”“旅游+康养”“旅游+电商”等方向。电商与导游专业学生组成新媒体小分队,拍摄并制作宣传视频,通过新媒体平台传播,既锻炼技能又扩大影响力。学校还开设茶艺、插花、咖啡调制、调酒等特色课程,丰富学生的旅游才艺。
学校发挥专业优势,与周边村庄共建党建联盟,推动乡村研学与产业振兴结合。导游专业学生每周前往下水村体验打麻糍、到韩岭学习民宿经营,挖掘乡村文化价值。组织学生志愿者为村民提供插花、茶艺、健康体检等服务,传递文明健康理念,并开展义诊活动惠及村民。
学校通过外聘行业专家、与高校合作(如浙江大学、宁波大学)等方式打造高水平师资团队。采用“中高职一体化”培养模式,例如导游专业学生前三年在校学习,后两年进入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深造,贯通人才培养路径。学校构建数字化教学平台,整合翻转课堂、在线课程等资源,支持碎片化学习。
学校旅游专业多次获评浙江省示范专业、骨干专业和品牌专业,“东之旅”教学团队被评为宁波市优秀教学团队。学生在全国技能大赛中屡获一等奖,导游考证通过率远超省市平均水平,并通过“鹏举杯”导游大赛等平台展现风采。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以行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校企合作、课程创新、实践教学及社会服务,构建了产教融合的旅游教育新生态,成为培养复合型旅游人才的重要平台。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通过与多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形成了“校企对接”“校地对接”“校村对接”的多层次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具体合作企业和模式如下:
宁波市会展旅业有限公司
宁波市会展旅业有限公司与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共同探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三方合作包括企业派优秀管理人员进行企业文化及管理理念讲座、岗位实习指导和职业规划引导等。这种合作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满足企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宁波汉雅开元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该校与宁波汉雅开元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开设了《连锁酒店经营与管理》课程,并由专业教师授课。学生有机会参与酒店的日常运营和管理实践,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浙江药科职业大学
学校与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合作开展护理专业中职本科一体化培养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职业教育路径。
宁波童野归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学校推荐优秀毕业生到该公司实习,并参与研学旅行规划与设计工作。这种合作不仅帮助学生积累实践经验,还促进了学校课程与行业需求的对接。
宁波四季青藤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学校与该公司合作开设了《连锁酒店经营与管理》课程,通过专业教师授课和企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宁波东钱湖水上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该公司与学校合作,为学生提供研学旅行和水上项目实践平台。这种合作体现了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和实践教学上的深度融合。
宁波国际会议中心
学校与宁波国际会议中心合作,组织学生参与高端礼仪培训和大型会议服务工作。“小荷”团队的学生在会议服务中表现出色,获得了广泛好评。
奉化棠山村、鄞州施村、韩岭村、湾头村
学校与这些村庄合作,开展校村联动,推动共同富裕建设。学生参与村庄的旅游资源开发、康养旅游建设和共同富裕项目。
宁波陶公岛园林开发有限公司
学校与该公司合作开发陶公岛景区,为学生提供餐饮、客房、茶艺、插花等实训岗位。这种合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促进了学校课程与实际需求的结合。
宁波南苑环球酒店、浙江飞扬国际旅游集团有限公司
学校与这些企业合作,通过“金牌导游工作室”模式,邀请企业专家定期开展讲座和培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学生受益:通过校企合作,学生能够获得丰富的实践机会,提升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学校的学生在国际会议中心的服务工作中表现优异,获得了广泛认可。
企业受益:企业通过参与人才培养过程,能够储备和培养符合自身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提升企业的品牌影响力。
社会受益:校企合作推动了旅游教育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了地方旅游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
“景区大课堂”教育模式是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为精准培育旅游人才而设计的一种创新教学模式,其具体实施方式和学生反馈情况如下:
校企双导师教学
学校与当地企业合作,采用校企双导师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这种模式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接受指导,从而提升实践能力。
景区资源整合
学校整合了东钱湖区域内的多个景区资源,如南宋石刻公园、小普陀、启新高尔夫等,实现校景联动、教学实习互动以及学生员工流动。这种模式将景区作为课堂,使学生能够直接接触实际工作场景。
多元化考评机制
学校推行“普测+抽测+实测”的三测考核模式,并举办如“鹏举杯”校园十佳导游大赛等技能竞赛活动,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模块化课程开发
学校依托陶公岛等景区资源,开发了多种地方文化课程,采用模块化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和情景化。
“三学”活动
学校组织修学、访学、研学“三学”活动,让学生与企业、高校、乡村等多方互动,拓宽视野,假旅游人才与行业需求的对接。
岗位实践与模拟实训
在实训课程中,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学习,并撰写实训报告。学校还邀请景区管理人员进入课堂讲解实际工作内容。
技能提升
学生普遍反映通过“景区大课堂”模式,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在投诉处理服务课程中,学生通过岗位表演体验和实训报告撰写,提高了专业能力。
实践机会丰富
学生表示,通过参与校企合作项目和景区实践活动,他们获得了更多接触真实工作环境的机会,这不仅增强了他们的职业素养,也提升了就业竞争力。
学习氛围活跃
学生对“三学”活动和技能竞赛的参与度较高,认为这些活动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并激发了学习兴趣。
课程设计合理
学生对学校开发的模块化课程表示认可,认为这些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学习过程更加高效。
“景区大课堂”教育模式通过校企合作、资源整合和多元化考评机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学习体验。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通过整合地方资源,采取多种措施促进乡村振兴,具体案例和效果如下:
校村共建与合作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与奉化棠岙村、鄞州施村、韩岭村、湾底村等四个村庄开展校村合作,共同推进共富工坊建设、旅游资源开发和健康养老等项目。这些合作不仅为村庄带来了智力支持和技能培训,还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和专家团队,开发宜居项目,提升民宿品质,拓展中青年客市场。
文旅融合与文化振兴
学校深入挖掘宋韵文化、茶文化、健康文化等乡村文化资源,利用学生喜欢的文化形式改善村民的精神风貌,提高文明程度。学校组织学生走进乡村,了解农民生活状态,传承乡土文化,并通过编写乡土教材和讲好乡村故事,将教育资源与乡村实际相结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依托“景区大课堂”教育模式,整合东钱湖区域内的南宋石刻公园、小普陀、启新高尔夫等景区资源,实现校景联动、教学实习互动。通过校企双导师教学模式,邀请企业专家进入课堂,推动学生从理论学习走向实践操作,培养旅游管理、研学旅行规划、导游等复合型人才。
党建共建与跨界融合
学校与韩岭村党支部建立党建联盟,探索文旅结合、跨界融合的新模式。双方通过定期交流互访、互相帮助,共同推动文旅产业的发展,使文化艺术赋能乡村振兴。
社会服务与技能提升
学校发挥旅游、护理、电商等专业优势,为乡村提供健康体检、技能培训等服务。在鄞州区湾底村,学生们为村民提供插花、茶艺、健康体检等“一站式”服务,传递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
行业赛事与品牌培训
学校通过举办行业大赛和特色培训品牌(如“微澜课堂”),提升村民和学生的技能水平。“鹏举杯”校园十佳导游大赛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也为乡村旅游业注入了活力。
产学研融合与社会培训
学校依托旅游、护理、电商等专业优势,为乡村提供智力支持和社会培训。学校邀请行业专家和学者参与村庄调研和发展规划,推动乡村振兴项目的实施。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通过上述措施,学校不仅提升了乡村的文化价值和经济水平,还促进了村民就业和收入增长。通过民宿经济的发展和宜居项目的推广,学校帮助村民拓宽了收入来源,同时吸引了更多游客到访乡村。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通过整合地方资源,发挥职业教育优势,推动了乡村振兴的多方面发展。
学校在师资力量建设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外聘行业专家和与高校合作的具体措施,具体如下:
外聘行业专家
学校通过建立外聘兼职教师信息资源库,从兄弟院校和企业聘请兼职教师,加强了校企产教融合。学校与多家企业深度合作,构建了“四岗进阶、四能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依托有色工业人才中心共建中泰海外冶金人才培训中心,输出冶金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同时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学校还聘请了来自机构、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企业的外聘行业教师,这些教师不仅为学生提供理论知识,还结合实际行业需求指导实践课程。
与高校合作
学校与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开展了合作办学。学校与复旦大学、美国韦伯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协作办学,并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引进优秀学术带头人。学校还与美国德雷克大学、越南资源与环境学院和我国香港理工大学建立了教学与培训交流合作关系。通过这些合作,学校拓宽了教师的国际视野,并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国际前沿知识的机会。
师资队伍结构优化
学校注重“内培外引”相结合的策略,一方面通过引进领军人才、优秀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另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大师工作室、双师工作室等方式,吸纳企业科研骨干技术人员。学校还聘请了包括博士、教授、高级工程师在内的特聘专家,以及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外籍教师。
提升教师素质
学校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培训和进修,提高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学校鼓励教师走出校园,到国内外高校、大型企业和科研院所进修培训。学校还通过全员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参加各类教学会议或培训。
国际化师资建设
学校积极引进国外高素质人才,例如来自加拿大、我国香港等境外高校的教授和博士,并建设了双语教学开放实验室。学校还通过国(境)外联合办学项目和短期访学等方式,进一步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
学校在师资力量建设方面采取了多元化的措施,包括外聘行业专家、与国内外高校合作、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提升教师素质以及推进国际化师资建设等。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在全国技能大赛中的表现和获奖情况如下:
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的学生在2023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该校学生夏燕、王巧玲、陈迪亚团队的作品《结汇单证的缮制》在教学能力大赛中荣获三等奖。
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
在2020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中,宁波市共有11所学校参赛,其中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表现突出,获得了6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和3项三等奖,位列全省第一,全国第二。
其他职业技能竞赛
学校学生还在其他职业技能比赛中屡获佳绩。在航空服务专业中,2018级学生张妮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奖。近三年宁波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英语和外贸赛项中,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师生共获9项一等奖,占全市一等奖总数的35%。
校级比赛与培训
学校还通过举办“鹏举杯”校园十佳导游大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并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
文章标题: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旅游教育的新平台
本文地址:http://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1332.html +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