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秀水中等专业学校——中等教育的优质品牌
作者:admin时间:2025-04-05 14:22:00 次
摘要:嘉兴市秀水中等专业学校作为中等教育的优质品牌,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办学基础与荣誉积淀历史悠久与规范管理学校创办于1984年,隶属嘉兴市教育局直接管理,...
嘉兴市秀水中等专业学校作为中等教育的优质品牌,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悠久与规范管理
学校创办于1984年,隶属嘉兴市教育局直接管理,是非营利性中等专业学校,曾获“全国优质特色学校”“浙江省优秀民办学校”“嘉兴市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2023年还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和嘉兴市“无废学校”。
多元办学模式
通过职普融通、单考单招、中高职一体化等路径,构建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满足学生升学、就业、出国、创业等多元化需求。与秀水高中合作开展职普融通教育,探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衔接。
专业设置与优化
学校开设33个专业(2024年数据),涵盖机电、信息、艺术等七大领域,其中数控技术应用为省级示范专业,动漫设计、机电一体化等为市级示范专业。近年来动态调整专业,例如2020年新增无人机操控、跨境电子商务等专业,2022年停招商务英语等专业,新增软件与信息服务专业,以适应市场需求。
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
拥有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省级动漫实训基地等设施,并与150多家企业深度合作,推行“双元四维”校企合作机制。通过“1+X”证书制度(如无人机驾驶、大数据分析等)实现课证融合,学生技能竞赛成绩突出,如2020年嘉兴市技能节获9金13银17铜。
特色德育品牌
打造“爱心·匠心”德育品牌,通过校外德育基地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2020年获批浙江省中职教育德育品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省级标准化验收。
党建引领与思政教育
以“党建+思政+实践”模式贯穿教育全过程,成立秀水青年宣讲团,开展“红船精神进校园”活动,2022年获评嘉兴市“红船精神进校园”示范校。
全面成长保障
学校设立16个学生社团,定期举办文化周、艺术节等活动,形成九大校园文化品牌。同时通过奖学金(如2024年5名学生获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及慈善基金(如秀水善心教育基金)支持学生发展。
就业与升学服务
校企合作覆盖职业技能培训、实习就业推荐等领域,2023-2024年开展建设领域劳资专管员、老年护理等培训,举办校园招聘会助力学生就业。升学方面,中高职一体化专业贯通培养,单考单招升学率持续提升。
教育质量与影响力
学校多次获评“浙江省优秀民办学校”“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2022年入选浙江省高水平专业建设学校。作为嘉兴教育集团化办学典范,其非营利性“爱心平民”定位赢得社会广泛认可。
未来规划
学校将继续聚焦专业优势,推动“三名工程”(名校、名师、名专业)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打造长三角地区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品牌。
部分资料对学校性质描述存在矛盾:称其为“公办学校”,但其他资料(如)明确为非营利民办。经核实,学校实际为民办性质,由嘉兴市教育局主管,采用“国有民办”机制运作,早期可能因归属调整产生混淆。
嘉兴市秀水中等专业学校在实训基地建设和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拥有多个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包括:
国家级数控实训基地:这是学校的重要实训设施之一,为学生提供了先进的数控技术学习和实践平台。
省级育婴实训基地:专注于育婴相关技能的培训,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实训机会。
省级双创实训基地:支持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实践技能。
嘉兴市3D打印体验中心:为学生提供3D打印技术的学习和应用环境。
普通机加工顶岗实习基地:与地方制造业企业合作,提供车床、铣床、刨床等设备的实操训练,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生产任务。
校企合作案例
学校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建立了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并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促进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例如:
学校与多家企业签订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安排学生进行轮岗实训和顶岗实习。
与中科曙光签署产教融合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大数据产业学院和实践实训基地,探索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
与嘉兴学院G60科创走廊产业与创新研究院合作,共同推进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及项目孵化。
与嘉兴市新月会计事务所、嘉兴市鸿俊会计事务所等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会计相关领域的实习机会。
特色合作项目
学校还参与了一些特色合作项目,如:
与南湖新区共同启动“E抹红”共富工坊暨红色主播实训基地项目,旨在培养电商行业人才,推动共同富裕。
校企合作成效
通过这些实训基地和校企合作项目,学校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推动了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例如:
截至2020年12月,共有1207名学生参加认知性职业体验实习,1037名学生参与跟岗实践,128名学生完成顶岗实习。
学校与地方企业合作开发课程,共建共享高质量特色课程,在相关专业教学中取得显著成效。
学校在德育品牌“爱心·匠心”方面的具体实施措施和成效如下:
具体实施措施
德育课程与活动:学校通过自主开发校本教材,开展特色德育课程,并组织各种主题班会研讨活动,培养了一批优秀学子。学校还注重活动育人,以“爱心育人,匠心办学”为核心理念,构建了多样化的校园文化版块,如“大爱秀水”特色志愿服务。
师德师风建设:学校以“四有好教师”为标准,实施五大工程,打造优师“孵化体系”,并建立健全师德评议、监督、考核制度。
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学校师生注册志愿者人数近5500人次,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时长超3万小时。学校还积极开展校外德育实践活动,与地方职业交流合作学校建立工作机制,提升办学声誉。
德育品牌建设:学校通过“五育并举”和“三全育人”理念,提炼了学生“十有”核心素养品牌,德育模式得到教育部专家肯定。
成效
德育创新与实践:学校的德育工作连续三年入选宁波市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彰显了学校在德育领域的深耕细作与创新突破。
学生素质提升:通过“爱心育人,匠心办学”的核心理念,学校培养了大量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专业技能的学生。
社会认可:学校的德育模式和品牌建设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其他学校学习的典范。
学校在德育品牌“爱心·匠心”方面的具体实施措施包括德育课程与活动的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德育品牌建设等。
嘉兴市秀水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在技能竞赛中的具体表现和获奖情况如下:
2024年技能教师大赛
赵丹老师在服装类专业教师技能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常丽梅老师在服装类专业教师技能竞赛中分别获得二等奖和三等奖。
冯婕老师和沈智涛老师在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2024年嘉兴市第十九届学生技能节
学校学生在商业创意赛道和技术革新赛道中表现出色,共获得2金2银的成绩。具体获奖学生包括:
创意商业赛道:刁惠圆、李瀚林、郁王臻团队获银奖,徐宇凡、钟屹航、马盈盈团队获银奖。
技术革新赛道:马绮雯、董浩楠、宗巽凯团队获银奖,姚可心、范纪杰、钮宇洋团队获银奖。
2022年嘉兴市第十七届中职学生技能节
陈蕾同学在比赛中获得第一名。
钟烨涛同学在工业产品设计与创客实践赛项中获得一等奖。
2024年职业教育活动周
学校共有95名学生因在技能竞赛和文体活动中表现优异而受到表彰。
学生朱嘉晨在嘉兴市第十八届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获得Python编程项目二等奖。
2023年各类技能竞赛
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获2银3铜。
嘉兴市第十八届学生技能节:获8金12银29铜。
国家级行业赛:获7金8银14铜。
省级行业赛:获8金13银4铜。
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学生周志鹏在全国Python编程赛项中获得全国第二名,王宇哲和柳嘉浩获得全国三等奖。
其他重要竞赛
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
2019年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获3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
2019年嘉兴市第四届中等职业学校技能节:获17项一等奖、1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其中3项省列名次。
学校通过“党建+思政+实践”模式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党建引领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学校通过“党建+”模式,将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全方位的育人体系。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通过夯实党建基础,增强政治领导力、组织凝聚力和思想引领力,推动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价值认同。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通过“党建+思政育人”模式,改革思政课教学,开展“青马工程”,形成校内外“大思政”格局,全面提升学生的政治素养。
课程思政与实践育人相结合
学校通过“课程思政”和“实践育人”相结合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和实践活动。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实施“思政+N”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知识教学中,同时通过搭建实践平台,开展“思政+实践”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路小学构建“大思政”课程体系,通过AI技术、多学科融合和多场景实践,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其政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创新教育模式与活动载体
学校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和多样化的活动载体,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通过“党建+思政”模式,构建“理论筑基+实践赋能”的协同育人体系,利用红色资源、专家讲座和在线学习平台,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提升其政治素养和实践能力。水城小学通过“党建+”机制,开展“行走的思政课”、“跟着课本去旅行”等主题活动,将思政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
学校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确保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大连艺术学院强调思政教师应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过硬的专业能力,同时鼓励教师成为党建和教改研究的带头人,提升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人民路小学通过“双带头人”培育工程,优化教师队伍的组织设置,提升教师的思政教育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
多维度协同育人机制
学校通过构建多主体、多维度、多场景的协同育人机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民路小学通过“多主体共建”“多学科融合”和“多场景实践”等模式,将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通过“青春建功”行动、“青春铸魂”计划等,拓展文化育人新载体,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注重红色资源的利用与实践
学校通过红色资源的利用和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历史使命感。全南县第二小学通过“行走式思政课堂”“全景式思政课堂”等,利用红色资源和校园文化,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党的思想和成就,从而提升其政治素养。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通过“青马工程”和“红色故事”分享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党的历史和责任担当。
嘉兴市秀水中等专业学校(简称“秀水中专”)的未来发展规划和目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升教育质量和内涵发展
秀水中专将继续以“爱心 匠心”为办学理念,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德育工作,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学校计划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改革,特别是在数字赋能、中高职合作、智慧课堂等方面进行创新。
通过校本课程共研、在线精品课程建设等方式,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将重点建设三支队伍:新教师队伍、高职考师资团队和教师竞赛辅导团队,以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水平。
通过建立省级和校级大师、名师工作室,深化新型学徒制,培养高技能技术人才。
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秀水中专已与150家企业建立深度校企合作,开展学徒制人才培养,打造校外实训基地和职业体验基地,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高地。
未来将继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学校将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利用校企合作确保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同步性,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通过数字赋能,推动教学管理效能的提升,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强化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
学校将继续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推进学分制改革,完善证书互认制度,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通过职业技能大赛、技能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拓展国际视野与继续教育
学校将开设国际理解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落实课改精神。
推进继续教育,为在职人员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培训,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提升学校品牌和社会影响力
秀水中专将继续争取更多的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巩固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
通过举办各类活动和竞赛,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将通过读书分享会、德育研修观摩活动等方式,提升德育工作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红船精神进校园”主题活动等,弘扬红色文化,增强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法律意识。
文章标题:嘉兴市秀水中等专业学校——中等教育的优质品牌
本文地址:http://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1297.html +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