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职业高级中学 灌南职高升学就业双丰收
作者:admin时间:2025-04-19 22:09:29 次
摘要:灌南县职业高级中学(现为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灌南中专”)在升学和就业方面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表现如下:升学方面高升学率虽然中的“3+证书”考试...
灌南县职业高级中学(现为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灌南中专”)在升学和就业方面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表现如下:
升学方面
高升学率
虽然中的“3+证书”考试升学率96%来自吴川市梅山中学,但灌南中专作为升学型职高的定位与其一致。学校注重升学导向,通过“3+证书”等考试帮助学生进入高等院校深造,且与高校合作开展“专接本”项目(如南信大专接本),为学生提供学历提升通道。学校强调“德技双馨,手脑并用”的培养理念,为学生后续升学奠定扎实基础。
升学与技能并重
灌南中专毕业生不仅升学率高,还通过中、初级技能等级考核(合格率100%,中级工达标率超95%),确保学生具备升学与就业的双重竞争力。
就业方面
就业率100%
根据2025年招生简章,灌南中专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100%。学校通过组织校企招聘会(如2024年秋季校园招聘会)搭建就业平台,毕业生与企业直接对接,现场达成就业意向。
产教融合与实训支持
学校提供实习实训场地,推广“实验实习、产教结合”模式,并主动与县内企业合作,输出技能人才。近两年累计培训1.8万余人,输出就业人员4630人,专业技能大赛多次获奖,凸显实践能力培养成效。
服务地方经济
学校围绕地方产业需求开设专业(如计算机应用、会计电算化、建筑工程施工等),并参与“一地+九校+N企”人才培养计划,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灌南县还获评“江苏省创业实训示范基地”等称号,进一步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历史沿革与办学优势
灌南县职业中学自1981年建校后,经多次整合(如2010年更名为灌南中专,2015年成为国家示范校),现已成为集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会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校。其办学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强调“服务社会、服务学生、服务企业”,并通过高质量教学改革和技能培训实现升学就业双丰收。
灌南中专(原职业高级中学)通过升学导向的专业建设、产教融合的就业支持,以及省级示范校的资源优势,切实达成了“升学榜上有名,就业脚下有路”的双重目标。
灌南中专在“3+证书”考试中的具体升学率是多少,与其他地区相比如何
没有明确灌南中专在“3+证书”考试中的具体升学率,也没有直接比较灌南中专与其他地区的升学率。从中可以了解到,灌南中专参与了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贯通培养项目的转段考核工作,涉及数控专业的3+3项目学生,共有19名学生参加转段考核。这表明灌南中专在职业教育领域有一定的参与度和活动安排。
虽然证据中未提供具体的升学率数据,但可以推测,灌南中专通过参与此类贯通培养项目和转段考核,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升学或就业能力。由于缺乏具体的升学率数据以及与其他地区的直接对比信息,无法得出灌南中专在“3+证书”考试中的具体升学率及其与其他地区相比的具体情况。
灌南中专举办的校园招聘会具体有哪些企业参与,毕业生就业意向达成率如何
灌南中专举办的校园招聘会吸引了来自全县各行业的近20家企业参与,这些企业涵盖了制造业、服务业、电子商务、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提供了包括技术工人、销售、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等在内的多种岗位。这些岗位为灌南中专汽修、机电、数控、幼儿保育、服装、会计、烹饪、计算机、电商、机械等12个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选择。
在此次校园招聘会上,毕业生与企业代表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部分毕业生与企业现场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证据中并未明确提及具体的就业意向达成率数据。虽然可以确认有部分毕业生达成了初步就业意向,但无法提供具体的达成率统计结果。
灌南中专参与的“一地+九校+N企”人才培养计划具体内容是什么,对学生的就业有何影响
灌南中专参与的“一地+九校+N企”人才培养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计划背景与目标
灌南县通过创新构建“一地+九校+N企”基层技能人才培养共同体,旨在培养适应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该计划以结对项目为载体,结合数字职业技能提升和远程质量督导系统平台,打造灌南人才培训品牌。
具体实施方式
“一地” :指灌南县人社局公共实训基地,该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为技能人才提供实训支持。
“九校” :包括灌南中专在内的九所职业学校,这些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共同参与人才培养。
“N企” :指与灌南县职业学校合作的企业,这些企业通过订单式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并满足企业的用工需求。
人才培养模式
灌南中专探索了以能力为本位的培养模式,注重职业能力训练,构建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学校还实施了“引企入校、共建基地、定向双元、订单培养”的校企合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基地共建、人才共育。
产教融合与实训基地建设
灌南中专与田楼镇共同建设了“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设立实习就业基地、创新创业基地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学习机会。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就业影响
拓宽就业渠道:通过产教融合和订单式培养,学生能够直接对接企业需求,提高就业竞争力。在灌南中专举办的校园招聘会上,企业提供了大量岗位,涵盖多个专业领域,帮助学生顺利就业。
提升技能水平:学校注重职业能力训练和实践教学,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操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通过培养适应地方产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灌南中专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灌南县职业高级中学(灌南中专)获得的省级示范校称号具体指什么,对其办学质量有何提升
灌南县职业高级中学(灌南中专)获得的省级示范校称号,具体指其作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的认定,这表明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具有显著的示范作用。灌南中专是江苏省首批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并且是江苏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建设单位,同时还是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学校。这一称号不仅体现了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卓越地位,还反映了其在教育教学质量、师资力量、专业建设等方面的优势。
获得省级示范校称号后,灌南中专的办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师资力量的提升: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64人,其中研究生学历占5.7%,本科以上学历占90%,中高级职称占比61%。这些数据表明学校在师资力量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专业设置的优化:灌南中专开设了多个专业,涵盖电子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及维修等多个领域,其中部分专业如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省级紧缺人才培训基地。这表明学校在专业设置上注重市场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产教融合的深化:学校通过与地方、企业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模式,例如揭牌仪式“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旨在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教育质量的提升:学校致力于打造“党管思想、政治建校、特色办学、追求质量”的办学理念,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改革,进一步提升了教育教学水平。
荣誉与认可:学校多次荣获“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江苏省文明单位”“职教先进集体”等称号,这些荣誉进一步证明了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卓越表现。
文章标题:灌南县职业高级中学 灌南职高升学就业双丰收
本文地址:http://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1648.html +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