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技师学院,职业教育典范-专业设置与就业前景
作者:admin时间:2025-03-08 15:14:23 次
摘要:江苏常州技师学院是一所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全日制公办技工院校,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嫩江路8号,占地面积526亩,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学院以培养中高级技术...
江苏常州技师学院是一所具有50多年办学历史的全日制公办技工院校,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嫩江路8号,占地面积526亩,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学院以培养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为特色,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常州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需求,形成了鲜明的专业品牌优势。
专业设置
学院设有多个专业群,涵盖机械、机电、电气工程、信息工程、商贸旅游、生物医药和交通工程等七个系。具体专业包括但不限于: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培养机电设备制造、复杂设备安装、调试、检修及营销等方向的技术技能人才。
数控技术:培养数控编程、设备操作与维护等方向的技术技能人才。
工业机器人技术:培养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维护等方向的技术技能人才。
云计算技术应用:培养云架构规划与网络运维等方向的技术技能人才。
电子商务:培养电子商务运营与管理等方向的技术技能人才。
现代物流:培养物流管理与供应链优化等方向的技术技能人才。
汽车维修:培养汽车维修与保养等方向的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还开设了多个省级和市级重点专业,如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工业机器人技术等,部分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学院还与常州工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采用“高技加大专”、“技师加本科”的双证培养模式。
就业前景
江苏常州技师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部分专业如高级工、技师的就业率接近100%。学院与国内知名企业紧密合作,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技能人才,毕业生供不应求。学院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方式,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企业工作。
师资力量与教学设施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646人,其中专任教师443人,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85.6%,中高级职称的占51.9%。学院还拥有多个省级和国家级实训基地,如数控技术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省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等。学院注重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广泛采用多媒体数字化教学,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
社会声誉与荣誉
江苏常州技师学院被誉为“技师的摇篮”,多次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学院还被列为全国首批技工院校师资研修中心,为全国技工院校师资培训提供支持。
江苏常州技师学院以其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善的教学设施和紧密对接产业需求的专业设置,成为职业教育的典范。学院不仅注重学生的技能培养,还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无论是机械制造、数控技术还是云计算、电子商务等新兴领域,学院都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发展平台。
江苏常州技师学院的“高技加大专”、“技师加本科”的双证培养模式具体是如何实施的
江苏常州技师学院的“高技加大专”、“技师加本科”的双证培养模式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与高校联合办学:江苏常州技师学院与常州工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联合办学,通过成人教育的形式,形成了高技加大专、技师加本科的双证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化的教育路径,满足不同层次的技能需求。
专业设置对接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需求:学院的专业设置紧密对接常州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需求,开设了机械加工、数控技术、电子电气、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生化制药和轻工机械等专业。这些专业的设置确保了学生能够掌握最新的行业技能,适应市场需求。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相结合:学院不仅有全日制的高技班和技师班,还通过与高校联合办学的方式,提供非全日制的专科和本科课程。例如,学院开设了全日制高级技师班,主要招收具有技师职业资格或中级以上职称的在职人员,以及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本科毕业生。学员经过2年全日制学习,可以获得高级技师证书。
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学院与多家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班,培养智能制造技术人才,推动产业升级。这种合作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还确保了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双证”制本科培养,搭建普通高校与技工院校之间的桥梁。这种模式旨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工科”人才,解决高技能人才供给问题。
多形式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学院推动职业教育与技工教育双向贯通,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通过试点技能教育与学历教育贯通发展,构建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江苏常州技师学院与哪些知名企业有紧密合作,具体合作形式是什么
江苏常州技师学院与多家知名企业有紧密合作,具体合作形式包括共建实训基地、开设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班、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以下是具体的合作企业和合作形式:
中车集团:与中车集团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形式,将一体化教学场所扩展到企业的生产车间。
蒂森克虏伯:与蒂森克虏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形式,将一体化教学场所扩展到企业的生产车间。
常州宇拓工业装备有限公司:与常州宇拓工业装备有限公司等130家企业合作,开办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班,培养了9306名学员,规模领先省内。
常州天合光能、星宇车灯、华威电子:与这些优秀企业合作开办近200个班次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班,培养规模省内领先。
阿里巴巴商学院:与阿里巴巴商学院合作,建成国内一流的电子商务(常州)实训中心。
中天钢铁集团:与中天钢铁集团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合作,建有12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
常州爱尔威科技有限公司、恒泰人民大药房、新宇车灯公司、常州恐龙园:与这些企业开设13个订单班。
中天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常州东芝变压器有限公司、梅特勒-托利多(常州)称重设备系统有限公司、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小松(常州)工程机械有限公司、今创集团、江苏常宝钢管有限公司、常州西电变压器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南车集团、常柴股份有限公司、常林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千红生化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海王星辰连锁药店有限公司、江苏亚邦药业集团、常州制药厂有限公司:与这些企业合作培养社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江苏常州技师学院在教学手段现代化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创新和应用
江苏常州技师学院在教学手段现代化方面进行了多项具体的创新和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化课改:
江苏常州技师学院自2010年起,率先实施了一体化课改,覆盖了包括“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在内的6个专业。一体化课改显著提升了学生培养质量,层次较高的专业技师班占比达到50%以上,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和企业满意度均超过50%。学院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完善工学结合、校企育人机制,与中车集团、西克机器人等知名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形式,将一体化教学场所扩展到企业生产车间。
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院与中车集团、西克机器人等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形式,将一体化教学场所扩展到企业生产车间。学院还引入了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传感与检测技术、工业自动化等先进制造企业的设备,实现了“工厂建到校园里、车间搬到课堂去、专业建在产业链上”的产教融合新理念。
数字化教学手段:
学院广泛推行多媒体数字化、网络化教学,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提升了教学质量。例如,学院开发了150余门与当前新技术相适应、与企业新需求相对接的模块式新课程,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沉浸式虚拟教学设备:
学院引入了沉浸式机床拆装虚拟教学设备,这种设备能够精准地解决工业行业中双手束缚、运维传统、设备管理困难等痛点问题,特别是在汽车制造、新能源等多个服务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院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开设了全国技工院校首个中德国际班,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全面引进德国先进理念、标准和教学大纲、管理和考核方法,为地方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项目教学与案例教学:
学院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这些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队伍建设:
学院制定了“三年师资队伍建设行动计划”,建设高素质的一体化教师队伍,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师、江苏大工匠、全国技术能手、省级教学名师等。学院还组建了近40人的研究员队伍,开展了多方位的研究,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研究成果。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创新了“双元制”培养模式,校企互为基地,“双导师”共同培养人才。学员具有“在职企业和职工学校”的双重身份,多工种学生在一个班级学习,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江苏常州技师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如何保持在98%以上,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江苏常州技师学院的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校企合作:学校与千余家单位合作,开设多种订单班,确保学生能够直接进入企业实习和就业。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实际操作的机会,还使企业能够提前了解和选拔优秀人才。
实训基地建设:学校拥有多个省级和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如教育部高职专科化工技术类师资培训基地、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等。这些实训基地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实践机会,还吸引了大量企业和行业协会与学校合作,每年培训鉴定13,000余人次。
高技能人才补贴政策:学校为高技能人才提供购房补贴、生活补贴和租房补贴,特别是对硕士研究生、高级技师等高层次人才给予更多支持。这些政策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吸引力,还增强了学生的职业发展信心。
职业培训和技能竞赛:学校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屡获殊荣,被誉为“技师的摇篮”。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学校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力。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探索培养全日制高级技师,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通过与企业共建技能大师工作室、组织技师研修、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项目等方式,学校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社会职业培训纳入全市技工教育:自2018年起,常州技工教育集团由江苏常州技师学院牵头,联合职业(技工)院校、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等独立法人单位,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训基地共建共享、职业培训、课题攻关、顶岗实习等重点领域开展系列活动,推动技工院校与企业的协同发展。
数字化课程改革:学校通过数字化课程改革,提前组织企业“携岗”进校,带领优秀人才提前熟悉岗位,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还确保了毕业生能够迅速适应企业的工作环境。
江苏常州技师学院的省级和国家级实训基地有哪些,它们如何支持学生的技能培养
江苏常州技师学院拥有多个省级和国家级实训基地,这些基地在支持学生的技能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省级和国家级实训基地
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基地:
工业机械装调:该基地专注于工业机械的装配和调试,为学生提供了高水平的实践操作机会,帮助他们在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云计算:该基地培养学生的云计算技术能力,支持他们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专业发展。
制造团队挑战赛:该基地通过团队合作项目,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工业设计技术:该基地专注于工业设计和技术应用,为学生提供创新设计和实际操作的机会。
社会和健康照护:该基地培养学生的社会和健康照护技能,支持他们在相关领域的职业发展。
世界技能大赛江苏省集训基地:
货运代理:该基地专注于货运代理业务,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的机会。
工业控制:该基地培养学生的工业控制技术能力,支持他们在自动化和智能制造领域的专业发展。
专业实训中心:
学院建有13个专业实训中心,包括数控实训中心、自控实训中心等,这些中心配备了先进的设备,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操作机会。
实训室:
学院拥有205个实训室,包括模具加工、自动化实训室等,这些实训室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实践环境,支持他们在不同领域的技能培养。
实训基地如何支持学生的技能培养
提供高水平的实践操作机会:
通过与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基地的合作,学生可以接触到国际前沿的技术和标准,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竞争力。
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实训基地不仅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还结合理论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支持多样化的技能发展:
通过多个专业实训中心和实训室,学生可以在不同的领域进行实践操作,支持他们在多个领域的技能发展。
提高就业竞争力:
实训基地的高水平教学和实践机会,使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就业竞争力,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促进产教融合:
学院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实训中心和实验室,引入先进制造企业,形成规模领先的产教融合体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
文章标题:江苏常州技师学院,职业教育典范-专业设置与就业前景
本文地址:https://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871/845.html +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