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 瓯海职教集团龙头校
作者:admin时间:2025-03-31 23:49:07 次
摘要: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是瓯海区唯一的公办中等职业专业学校,也是温州市乃至浙江省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多项证据,该校在办学历史、教育质量、专业建设以及社...
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是瓯海区唯一的公办中等职业专业学校,也是温州市乃至浙江省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多项证据,该校在办学历史、教育质量、专业建设以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均表现突出,是瓯海职教集团的龙头校。
办学历史与地位
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成立于1985年,是瓯海区唯一的公办职业中专学校,其办学历史悠久,曾被评为省一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并于2015年晋升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学校还入选了浙江省首批中职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并被评为浙江省现代化学校和高水平中职学校。办学特色与教育理念
学校秉承“以生为本、分类扬长、人人成才”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同时强调德育为先,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学校通过“四段螺旋推进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深度合作,实施工学结合,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专业建设与产教融合
学校开设了多个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的专业,如汽车维修、眼镜设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其中部分专业如计算机应用、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为国家级实训基地。学校还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形成了“校中厂”“校中院”等多元化办学模式,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教育质量与社会认可
学校就业率高达100%,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达97.1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极高。学校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例如教师案例评比、课堂教学比赛等,并多次获得省级及以上荣誉。设施与师资力量
学校占地面积达155492.79平方米,建筑面积66317.9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实训设备。师资队伍方面,学校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重点教师69人,硕士研究生15人。区域影响力与社会贡献
学校不仅为温州地区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还通过校企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学校依托瓯海眼镜小镇,开设了眼镜设计与工艺专业,助力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凭借其悠久的办学历史、卓越的教育质量、先进的办学理念以及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成为瓯海职教集团的龙头校,并在浙江省乃至全国职业教育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的“四段螺旋推进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模式,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新生入学阶段:
学生在入学时,根据个人意愿、智能类型和爱好特长,由企业进行面试录用,成为准员工。这一阶段实现了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的同步,新生同时拥有“学生”和“学徒”的身份。分段培养阶段: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被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均与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紧密结合。学生通过师带徒的方式,在企业的一线岗位上进行实践学习,工学结合,以企业为主体,学校和企业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校企合作机制:
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了深度合作机制,企业全程参与学生的培养过程。校企双方在合作协议中明确各自职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课程与实训对接:
学校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无缝对接,技能培训与从业资格紧密结合。学生在校期间接受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并通过实训基地进行实际操作,确保技能证书的获取率和职业能力的提升。评价体系:
学生的表现由学校老师和企业师傅共同评估,以毕业成绩作为依据。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情况,更重视其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创新与特色:
学校还通过引入“校中厂”“校中室”等模式,如汽修、美术设计等产学研基地,以及饶军大师工作室等高技能人才工作室,进一步推动技能教学的变革。“四段螺旋推进式”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分段培养、工学结合等方式,实现了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的无缝衔接,培养出既具备理论知识又拥有实际操作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具体形式主要体现在“4+X”校企合作模式中,具体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厂中校”模式
该模式以温州港华汽修连锁企业为例,学校与企业共同构建了“厂中校”,通过校企一体、以产定教的方式,实现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目标。双方在企业内部建立商学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搭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并构建师资队伍和课程体系。学生需经历体验周、实践月、拜师季和定岗年四个阶段,逐步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技能水平,还促进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如港华汽修冠名班的学生初次就业薪资达到3000元左右,且工作稳定。“校中厂”模式
学校与浙江泰德光学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建“校中厂”产学研基地,实现生产、教学、培训、创业、销售、科研、鉴定、文化教育和技术服务的综合实训。眼镜专业的学生在“3年4段螺旋式”职业锻炼中,能够完成从理论学习到实际操作的全面训练,并最终成为合格的企业员工。校企双方还共同研发了专利技术,如眼镜行业的圈料分离专利技术,实现了智能化无人化生产。“校中室”模式
学校与企业合作设立“校中室”,如与温州冠豪眼镜有限公司合作,通过工学结合的方式推进现代学徒制。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从而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校中院”模式
学校与企业共建“校中院”,如与浙江泰德集团等企业合作,共同推动产教融合联盟的建设。这种模式强调资源共享、共管共赢,通过联合规划发展、共享资源成果和组建管理机构,实现互利共赢。“职教+产业+区域+校企”融合发展模式
学校围绕地方支柱产业(如眼镜、物流、汽配等),构建了“职教+产业+区域”融合发展模式。在眼镜专业领域,学校与浙江泰德光学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推动智能制造产教融合联盟的建设。通过这一模式,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发课程资源,构建校企互通的育人体系,并推动学生从初中到高职的升学通道。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
学校与温州瓯菜研究会合作成立温州瓯菜学院,采用“公私合营、共同管理、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原则,实施“七共同”建设举措。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还实现了校企面对面的育才机制。现代学徒制
学校重点发展眼视光与配镜、物流、会计、物联网、电梯、烹饪等专业的现代学徒制。在烹饪专业领域,学校与温州瓯菜研究会合作,通过混合所有制多元办学模式,开创了全国先河。产教融合联盟
学校与多家企业(如森马巴拉物流)合作,构建了“职教+产业+区域”融合发展模式,并启动了“五业联动”机制。这种模式不仅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衔接,还推动了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发展。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构建“4+X”产教融合瓯职模式
学校以“厂中校”“校中厂”“校中室”“校中院”为核心,形成“互融共生”的校企命运共同体。“厂中校”模式下,学校与港华汽修合作,共同开发课程、编写教材,并建立实训基地,实现了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责任共担的目标。“校中厂”模式下,学校与企业共同投资建设厂房,企业负责经营盈利,学校提供教学支持,学生在企业轮岗实习,从而实现校企双赢。服务区域支柱型产业需求
学校立足温州瓯海区域经济特点,围绕眼镜、物流、汽修等支柱型产业,开设了相关专业,如眼镜设计与工艺、智能工业机器人等,为区域产业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与多家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如森马、冠马、金达等,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将学生就业需求与企业岗位需求精准对接。推动多元化合作机制
学校通过“联盟驱动、项目保障、4+X深拓展”的产教融合新格局,孵化了多个区域联盟,如智能制造产教融合联盟,推动“职教+产业+区域”融合发展。学校还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联合开发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五年制人才培养试点项目,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创新办学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探索了“德育银行”多元评价体系和“12345”企业综合实践课程体系,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得全面的职业技能培养。学校还通过“一专多能”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既懂技术又具备职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促进区域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
学校依托瓯海眼镜小镇等区域资源,打造了“专业+产业+区域+智能+集群”的多元化校企合作综合体。在眼镜产业方面,学校建立了眼镜产教融合基地,学生从原材料采购到市场销售全程参与,体验真实岗位环境并掌握实用技能。深化“双元制”育人机制
学校实施“双元制”教育模式,通过企业派员进入学校授课、教师下企业实践等方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厂中校”合作模式下,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学生在企业完成学徒制学习。推动区域就业与社会稳定
学校通过深化校企合作,缓解了毕业生就业压力,并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20年学校职校就业率达到100%,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高达96.74%。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在提升学生就业率和满意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具体如下:
课程改革与专业设置
学校根据市场调研和学生认知规律,重构课程体系,优化专业结构,确保专业与区域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匹配。学校现有18个专业,全部符合瓯海社会经济建设需求,并通过调整专业结构,培育了一批特色骨干专业,如眼镜设计与工艺、智能锁、工业机器人等新兴专业。“四段螺旋推进式”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概括并提炼了“体验生活—教学实习—顶岗实践—预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共建基地、队伍、计划、课程和文化等措施,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学校还建立了企业实习考核制度,与行业企业合作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和专家指导咨询委员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学校与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实施“4+3”产教融合模式,通过共建项目和企业参与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校还推行现代学徒制,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投入大量资源建设实训基地,包括汽修、物流、电商等多个实训室,配备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仪器。这些实训基地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求,还为学生提供了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践机会。技能竞赛与工匠精神培养
学校以技能竞赛为载体,弘扬工匠精神,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服装表演专业学生在全国比赛中荣获大奖,体现了学校对学生技能培养的重视。就业服务与满意度提升
学校注重毕业生就业服务,用人单位对职校毕业生的满意度高达96.74%至97.12%,创历史新高。学校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顺利就业,并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全员德育与综合学分制
学校实施全员德育和综合学分制,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还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帮助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并通过德育银行等创新机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政策支持与社会服务
学校积极响应号召,推动职业教育与民营经济深度融合,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学校利用自身资源开展技能培训,促进中高职技能等级认定。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通过课程改革、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建设、技能竞赛、全员德育等多方面措施,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和用人单位的满意度。
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获得了多项省级及以上荣誉,具体如下:
省级荣誉:
2019年,学校获得“梦想杯”征文大赛(省级)获奖项目7项,艺术节(省级)获奖67项。
2020年,学校获得浙江省“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省级奖4个,包括送报优秀案例获奖1件,绘画获奖2件,书法获奖1件。
2020年,学校被评为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和美丽校园。
2020年,学校成功立项浙江省高水平中职学校。
2020年,学校被评为浙江省现代化学校和浙江省中职高水平学校。
国家级荣誉:
学校主编的3本教材入选国家十三五规划教材,其中《物联网硬件技术》被推荐入选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评选。
其他荣誉:
学校是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学校是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学校是省首批中职课程改革试点学校。
学校是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学校是省教育科研“百强学校”。
学校是省中职教育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试点学校。
学校是省中等职业专业课程改革基地学校。
学校是省中职学生创业教育基地。
学校是省中职德育工作实验基地。
文章标题:温州市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 瓯海职教集团龙头校
本文地址:http://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871/1246.html +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