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乐清职教优质品牌校
作者:admin时间:2025-03-31 23:34:09 次
摘要: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具有鲜明乐清地域特色的现代化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1985年,隶属于乐清市教育局,是浙江省首批重点职业学校之一。学校以“明德励志,攻术...
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是一所具有鲜明乐清地域特色的现代化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1985年,隶属于乐清市教育局,是浙江省首批重点职业学校之一。学校以“明德励志,攻术践行”为校训,秉承“以人为本、真实幸福”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师资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近年来,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课程标准,打造了多个品牌课程,并通过信息化手段建设教学资源库。学校注重校企合作,与多家知名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保障。
学校拥有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达203亩,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目前开设了加工制造、财经商贸、信息技术等13个大类的专业,其中多个专业被评为浙江省高水平建设专业。
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全国生命教育重点实验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等。学校还被评为浙江省中职高水平建设学校单位,并成功申报成为浙江省绿色学校。
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凭借其优质的教育资源、完善的教学设施以及突出的校企合作模式,已经成为乐清市职业教育领域的优质品牌校,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的品牌课程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课程体系的构建
学校以“能力主线、项目载体、多元选择”为指导思想,重构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生本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注重职业素养养成,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强调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专业核心课程与精品课程
学校优化了专业核心课程标准,并结合实际编写了相关教材,打造了学校的品牌课程,同时创建了学校精品课程。职业体验与场景化教学
学校构建了以素质养成和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专业课程体系,注重职业体验和场景化教学。通过虚拟商业社会环境和企业进校园的方式,开设了如电商课堂等特色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数字化与信息化课程
学校依托5G网络建设了教学资源库,并打造了信息化教学诊断平台,推动课程内容的数字化转型。特色选修课与拓展课程
学校开发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选修课和拓展课程,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增强学生的竞争力。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学校开设了新能源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这是近年来新增的专业方向,体现了学校在新兴领域的课程开发能力。工匠精神融入课程
学校将“工匠精神”融入课程建设中,通过职业梦想社区等平台,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职业道德。德育与文化课程
学校注重德育工作,将思政教育融入各类课程中,设计了如电商课堂等融合思政元素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爱国情怀。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与企业合作方面采取了多种模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校企合作体系,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实践机会,同时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通过“订单培养”“引企入校”和“教学见习”三种主要模式深化校企合作。例如:订单培养:学校与企业合作,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人才培养计划,如“德力西”和“跃华班”等冠名班的设立,这些班级的学生在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
引企入校:通过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如与乐清环裕汽车修理厂共建汽车维修实训基地,与温州木主木雕厂共建黄杨木雕“智能+”教学工厂,使学生在真实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教学见习:学生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根据企业需求进行实践操作,从而提升实际工作能力。
冠名班与特色班
学校与企业合作开设了多个冠名班和特色班,涵盖多个行业,如物联网、大数据、智能会计、机电、新能源汽车等,这些班不仅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还为企业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虚拟商业实训基地
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打造虚拟商业实训基地,模拟真实商业环境,帮助学生体验职场生活,提升综合素质。这种模式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学习商业运作,增强实际操作能力。校企合作共同体
与德力西集团等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共同体,共同开展产学合作项目,如引入财务机器人,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产教融合与数字化转型
学校与浙江云谷数据有限公司合作,探索“新型产业技术大学”办学模式,成立“浙江云谷数字经济产业学院”,通过“中高职一体化云谷大数据”等模式,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专业调整与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与企业合作,调整专业设置,如将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转型为新能源汽车方向,与企业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利用VR技术进行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区域经济服务与地方产业对接
学校通过“产学研用四位一体”模式,强化优势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如与地方企业合作开展新能源汽车维修产教融合项目,为地方经济转型提供人才支持。与高校合作
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汽修专业校企合作共同体,被评为浙江省校企合作共同体示范单位。这种合作模式通过政策支持、专业对接、名师指导等方式,推动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根据我整理到的资料,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在2020年和2021年的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统计数据如下:
就业率:2020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为99.38%。
直接就业率:2020年直接就业率为50.53%。
对口就业率:2020年对口就业率为98.21%。
进入各级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比例:2020年为14.31%。
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2020年为60.88%。
平均起薪:2020年毕业生初次就业月收入为2300元以上。
就业率:2021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仍为100%。
直接就业率:2021年直接就业率为25.56%。
对口就业率:2021年对口就业率为96.48%。
进入各级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比例:2021年为0.45%。
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2021年为78.58%。
平均起薪:2021年毕业生平均起薪为2963元/月,其中226人起薪在2001元至3000元之间,占比79.58%;239人起薪在2001元以上,占比20.42%。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20年和2021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但直接就业率有所下降。2020年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较高,而2021年则有所下降,但整体就业质量仍保持稳定。
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果,这些措施和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核心,强化与行业企业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通过优化专业课程标准,打造特色教学资源库和信息化教学诊断平台,改革课程评价方式,并建设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实施专业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
学校建立了专业评估诊改和动态调整机制,通过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的专业群建设诊断与改进制度,定期开展自我诊改与专家诊断,确保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根据评估结果和专业调研,对不符合产业需求的专业进行调整或停招,以对接社会需求开设新的专业。推进教师队伍建设与培训
学校以教师培训平台为主体,鼓励教师参与教研、培训和进修活动,并邀请名师专家指导。学校实施了五大师资提升工程,通过考核选拔带头人,制定培训计划,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教师还积极参加全国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培训和各级各类赛事,取得了优异成绩。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与产教融合
学校拥有多个实训基地,与企业深度合作,例如通过乐清机动车维修协会引进乐清环裕汽车修理厂作为校内实训基地,并与温州金木香公司合作建设黄杨木智能教学工厂。企业核心课程由企业派出教师讲授,实现了“项目负责人带企业项目进入课堂”的模式,进一步推动了产教融合。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学校通过各类活动提升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较高。学校严格执行免学费和助学金政策,资助到位情况良好,并通过设立爱心餐厅、学生超市等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机会。学生在技能竞赛中表现突出,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均达到较高水平。智慧校园建设与信息化手段应用
学校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信息化手段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管理,有效提升了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课程改革与选修课比例增加
学校结合地方产业背景推进选择性课程改革,增加与专业相关的选修课比例,并注重学科间的跨界融合。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素养,还增强了职业教育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就业质量稳步提高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2020年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38%,其中直接就业率为50.53%,对口就业率为98.21%。毕业生就业去向广泛,包括企事业单位和高一级学校。荣誉与认可
学校成功申报为浙江省高水平职业学校建设单位,并获得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这些成就反映了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卓越表现。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产教融合、优化课程设置、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多方面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通过多种信息化手段建设教学资源库,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具体措施如下:
依托5G网络和智慧校园建设
学校利用5G网络技术,结合智慧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教学资源库的高效运行提供技术支持。学校主干网带宽达到1000Mbps,保障了信息化教学资源的顺畅传输和使用。学校还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平台,进一步优化了教学资源库的管理和使用效率。构建特色教学资源库
学校注重建设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学资源库,通过系统设计、先进技术支撑、开放式管理以及网络资料上传等方式,逐步完善资源库内容。这些资源库不仅包括专业课程的教学资料,还涵盖了德育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多方面的内容,形成了全面的教学资源体系。推动信息化教学平台的应用
学校积极推广超星学习通平台、蓝墨云课班平台等信息化教学工具,为师生提供便捷的教学支持。这些平台不仅支持线上课程学习,还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互动工具,从而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实现智慧教育
学校通过线上“云”资源与线下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注重德育教育与信息化手段结合
学校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德育教育,例如通过学校官网开设德育宣传频道,并利用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宣传学校动态。这些措施不仅增强了师生的荣誉感和凝聚力,还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加强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
学校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纳入教师发展计划,并鼓励教师参加信息化教学竞赛。通过培训和竞赛,教师能够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职业教育资源库建设与应用
学校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注重职业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学校通过整合已有资源和新建资源,构建了覆盖多个专业领域的教学资源库。这些资源库不仅服务于学校的教学需求,还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借鉴。优化教学评价方式
学校通过信息化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从单一的综合评价转向多元化评价体系。这种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通过信息化手段建设了特色鲜明的教学资源库,并将其与智慧校园建设、德育教育、教师培训以及职业教育改革紧密结合。
文章标题:乐清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乐清职教优质品牌校
本文地址:https://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871/1193.html +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