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访问浙里择校网,遇见美好未来
  • 今天是:

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高质量职教培训-就业导向课程

作者:admin时间:2025-03-15 23:49:15

摘要: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在高质量职业教育培训和就业导向课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和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

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在高质量职业教育培训和就业导向课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和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

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生命”的办学宗旨,课程设置紧密结合市场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符合行业需求的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课程。学校开设了机械、电子、机电、模具、财会、商检报关、实用英语、计算机、旅游宾馆、幼师等专业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社会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

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高质量职教培训-就业导向课程

学校构建了“学岗融通、双元育人”的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分为“识岗-跟岗-轮岗-顶岗”四个阶段,通过企业现场感知、专项训练和真实生产任务,帮助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无缝衔接。学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如宁波远东制模有限公司、宁波西摩电器有限公司等,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和就业机会。

技能竞赛与职业资格认证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技能水平的提升,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学生在宁波市、浙江省职高生钳工操作赛、数控操作竞赛、计算机操作技能竞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学校实施技能鉴定制度,学生在完成学业后可获得初级、中级甚至高级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就业率与对口就业率

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2019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100%,对口就业率为90%,平均起薪3400元/月。学校还通过举办校友招聘会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师资力量与教学设施

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较高,部分教师持有技师等级证书。学校还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实训基地和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实训条件。

社会服务与校企合作

学校不仅注重学生的就业,还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技能培训。学校与地方企业合作开设了“余姚市维修电工高级技师班”和“余姚市首届数控车工和模具高级技师班”,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高技能人才。

AICC澳洲国际职业教育中心与余姚市职 … aicc-au.com

政策支持与区域发展

余姚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通过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职业学校与地方产业的深度融合。政府通过校企联动、访企拓岗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余姚市还通过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和公共实训基地,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通过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与校企合作、技能竞赛与职业资格认证等多方面的努力,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和广阔的就业前景。这不仅满足了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学岗融通、双元育人”模式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效果如何

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实施的“学岗融通、双元育人”模式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和效果:

具体实施步骤

识岗阶段:

专业基本技能训练和企业文化认知:学生通过企业现场感知和学校产学研中心的学习,熟悉行业相应岗位,培养职业基本素养。这一阶段旨在让学生了解行业特点和企业文化,为后续的专业训练打下基础。

跟岗阶段:

专业专项训练:学生根据企业实际的生产案例进行跟岗训练,通过企业师傅、企业案例、企业设备等进行轮岗训练,逐步掌握岗位技能。这一阶段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应用专业知识。

轮岗阶段:

综合技能训练:学生进行轮岗综合技能训练,通过不同岗位的轮换,进一步提升综合技能,达到上岗的基本要求。这一阶段的目的是让学生具备多岗位的工作能力,增强其适应性和灵活性。

顶岗阶段:

真实工作环境中的实践:学生在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中进行顶岗实习,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并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这一阶段旨在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实施效果

学生适应岗位能力显著提升:

通过“学岗融通、双元育人”模式,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学校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实现了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

校企合作深化:

学校与当地著名企业、幼儿园、个体企业和行业协会建立了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通过引企入校、建立产学研中心、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了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教学团队建设成效显著:

学校通过组建学习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知识智慧。学校还成功打造了多个技能名师工作室,多名教师获得省级和市级荣誉。

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学生在文化课、专业技能课、合格率、体质测评和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等方面表现优异,毕业率达到了100%。这些数据表明,学校的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创新成果丰硕:

学校模具设计专业列入浙江省中职高水平专业建设名单,多个教师和学生的项目获得省级和市级荣誉,体现了学校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成果。

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学岗融通、双元育人”模式,构建了从识岗到顶岗的完整实践教学体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学校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践机会,也为学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奖励措施具体包括哪些

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奖励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技能竞赛奖励制度:

对参加国家、省和宁波市技能竞赛获奖的学生,给予0.2万至5万元的奖励。

对于在各级技能竞赛中获奖的学生,学校会根据竞赛的级别和成绩给予相应的奖励。在宁波市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学生,学校会给予一等奖1000元、二等奖500元、三等奖200元的奖励。

优秀指导教师奖励:

对于指导学生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学校会给予相应的奖励。指导学生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获奖的教师,学校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校内激励机制:

学校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改革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就业竞争能力。

学校还通过举办各类技能大赛,提升师生专业技能,取得优异成绩。

其他支持措施:

学校注重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与高校联合培养,同时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

学校还通过建立助学金管理制度,确保贫困学生资助经费按时足额发放到位,避免因贫困辍学。

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在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奖励措施不仅包括直接的经济奖励,还包括对指导教师的奖励、校内激励机制以及对学生的全面支持措施。

余姚市政府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有哪些

余姚市政府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深化产教融合:

余姚市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紧密结合。基本完成宁波职业技术学校余姚分校区的建设,整合全市职业学校形成“1+1+2”模式(宁职院余姚分校区+宁波技师学院+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和市职业技术学校),以促进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的协同发展。

优化职业教育布局:

余姚市通过优化高中教育布局,推动普通高中形成“分类办学、特色发展”的格局,同时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推动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区域内初中,实现职普比例大致相当。

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余姚市实施新时代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弘扬“工匠精神”,深化“姚城工匠”“首席工人”和“技术能手”评选,实施“阳明蓝领”培养计划,5年内在全市规上企业和科技型企业中选拔100名左右优秀高技能人才进行重点培养。

完善职业教育体系:

余姚市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速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结构,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完善中高职贯通衔接,推进职普结合融通发展,大力发展职业培训。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余姚市通过深化师德信用积分管理,整治师德失范行为,实施“三名”工程建设队伍,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

余姚市积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推进普惠性人力资本提升、社会人员学历提升、社区教育进农村文化礼堂、老年人智能技术普及、老年教育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工作。

支持企业新型学徒制:

余姚市鼓励企业推行新型学徒制,对职工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企业补贴;对接收技工院校毕业生实习的毕业基地给予补贴;对参加余姚市级招聘活动的企业给予招聘补贴;对新引进的高技能人才给予生活安居补助。

加强校企合作:

余姚市加强校企合作,加快一批实践中心、实训基地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实验园、计算机网络、汽修专业实习工场建设,拓展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远程教育等继续教育形式。

完善职业教育保障体系:

余姚市完善职业教育保障体系,加强政府统筹指导,完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形成部门协同推进发展的机制。

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案例和成效评估。

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案例和成效评估如下:

具体案例

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与企业合作:

2019年,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的模具制造技术专业被纳入宁波市“工匠精神”现代学徒制试点培育名单。

学校与企业共同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教学计划以及课程标准、岗位标准,学生在四个学习阶段中经历了职业体验、专家指导、轮岗实训和顶岗实习,并由学校和企业进行评价考核。

学校重点培养了16模具和17模具两个3+2班级的学生,采用工学交替的方式进行跟岗轮训和顶岗实习,并在多个基地进行“岗位实践”。

校企合作基地建设:

学校与甬矽电子(宁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百盛文旅集团、宁波天瑞电器有限公司、宁波雄风电器有限公司、宁波精诚网络有限公司、宁波威尔信息有限公司、余姚市阳明电子商务园等企业采用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办学,学生进入合作企业实训后,可直接入职企业,并获得创业奖励。

校企合作基地被评为宁波市职业教育“工匠精神”培育建设工程项目。

模具培训中心与企业合作:

学校积极开展“百家企业进浙大”活动,组织140多家企业到浙大进行人才和技术项目合作洽谈,其中67个项目达成了合作意向。

学校与兵科院、浙江大学、中国家电研究院及齐鲁石化研究院合作,创建了宁波塑料研究院、模具创新服务平台、家电产业提升平台等6个创业基地,并为入驻创业基地创办企业的场地租赁费予以减免。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24年,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中夺得电子与信息赛道(电子产品设计与组装小组赛)的团体一等奖。

学校与多家企业合作,确定参赛项目,并在两位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师生共同努力,克服困难,最终夺得一等奖。

成效评估

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培养了大量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学校连续多年在宁波市技能大赛中取得佳绩,2017年金牌量与质量双丰收,排名余姚首位。

社会认可度提高:

学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得到了行业协会和企业的高度认可,2019年成功举办了校企合作论坛暨主题成果展活动,吸引了来自中国教科文卫体学会职业教育分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等机构的领导和专家参会。

学校的模具制造技术专业被纳入宁波市“工匠精神”现代学徒制试点培育名单,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经济效益显著:

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创业能力,还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年产值达到2000万元,年产值高达5000万元。

创新平台建设:

学校通过建设科技创业中心和科技创新公共平台,与兵科院、浙江大学等高校合作,创建了多个创业基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还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的详细统计数据。

以下是关于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的详细统计数据:

2019年度:

毕业生人数:562人

直接就业率:1.8%

初次就业率:100%

对口就业率:90%

平均起薪:3400元/月

2020年度:

毕业生人数:39人(直接就业人数)

直接就业率:6.8%

初次就业率:100%

对口就业率:90%

平均起薪:3280元/月

2021年度:

毕业生初次就业率:100%

对口就业率:89.6%

平均月薪:2980.75元

2023年度:

毕业生就业率:95%

高职对口考试上线人数连续四年超过100人

其他数据: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

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形势良好

综合以上数据,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在不同年度的毕业生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尤其是初次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均达到或接近100%。

文章标题:余姚市职业技术学校,高质量职教培训-就业导向课程

本文地址:https://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871/1112.html + 复制链接

快速报名登记
人气专业

快速升学通道

职业学校 公办大专高考保过班 电力机车运用与检修 本科冲刺高考班 省厅备案五年制大专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