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职业高级中学 技能教育优势凸显
作者:admin时间:2025-04-22 15:10:41 次
摘要:如东职业高级中学(现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在技能教育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多个层面:一、技能培养体系完善以赛促学机制成熟学校将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深度...
如东职业高级中学(现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在技能教育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多个层面:
一、技能培养体系完善
以赛促学机制成熟
学校将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深度融合,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长效机制。通过组织校、县、市、省级技能大赛,并承办省市赛事,激发学生技能提升热情。2023届毕业生中,84.7%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54.2%取得2个及以上证书。学校在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如化工设备维修项目曾获国赛“三连冠”,工业分析与检验技术项目蝉联省赛“六连冠”。
“双证书”制度全面推行
学校将职业资格考证要求融入日常教学,确保学生毕业时既获得,又掌握职业技能证书。2023年毕业生初次就业平均月薪超过5200元,本地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均较高。技能合格率达97.9%,“双证”合格率75.2%,充分体现培养质量。
二、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深化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学校与中天科技、三一帕尔菲格等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如设立“远东国匠班”,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企业参与课程设计,提供实践平台,学生通过“订单式培养”实现优质就业。2023年新增4家我国特色学徒制合作企业,50%以上专业开展试点。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学校围绕如东港口经济、九大产业链需求开设专业(如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并与洋口港港务集团合作提供技能培训。2024年累计开展社会培训4000余人次,包括退役士兵、企业新型学徒等群体。为江苏三美化工开展焊工技能培训,提升产业工人素质。
三、教学资源与师资保障
现代化实训设施
学校拥有省级机电现代化实训基地、数控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等先进设施,总面积达2.75万平方米。通过“项目式教学”“工厂化学习”等方式,学生可掌握汽修、焊接、数控等实用技能。
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团队中65%为“双师型”教师,定期赴企业挂职锻炼,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机电专业教师通过校企共培,将新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学校还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强化技能传授。
四、创新创业与终身教育
双创教育成果显著
学校构建“五位一体”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孵化多个学生项目,社团在省级以上比赛中获奖众多。学生李合庆在校期间表现优异,毕业后实现优质就业。
服务全民技能提升
学校成立“精技人才培训中心”,面向社会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退役军人技能培训等,年培训超5000人次。为社区居民和老年人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
五、就业与社会认可
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100%,本地就业率超80%,对口就业率高。学生就业满意度稳步提升,部分成为企业技术骨干或管理者,50余人担任公司经理或厂长职务。学校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现代化示范性职业学校”等称号。
如东职业高级中学通过系统化的技能培养体系、深度的产教融合、优质的教学资源以及服务社会的多元路径,全面凸显了技能教育优势,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如东职业高级中学与哪些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具体合作模式是什么
如东职业高级中学(江苏省如东中等专业学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具体合作模式多样,涵盖共建实训基地、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引企入校等多种形式。以下为详细说明:
合作企业
如东职业高级中学与以下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
中天科技集团:共建智能制造、汽车维修等校内实训基地。
三一帕尔菲格: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并开展中奥联合现代学徒制项目。
金光集团: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桐昆集团: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邑文科技: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诺德新材料: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江东电子: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如通股份: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远东海缆:共建“国远东方匠班”,创新职业教育模式。
海宝电源: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亚振家具:采用“校中厂”合作模式,由企业设置实习工厂。
南通国力手套有限公司:参与电子商务产业学院建设。
具体合作模式
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了多个校内外实训基地,如智能制造、汽车维修、工程检测等领域,用于学生实践教学。
现代学徒制:与三一帕尔菲格等企业合作,通过、学校和企业三方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模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订单培养: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根据企业需求定向培养学生,如与亚振家具合作的“校中厂”模式。
引企入校:企业将部分生产线或部门引入学校,让学生在校内接触真实工作环境,如与亚振家具的合作模式。
共建产业学院:如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电子商务产业学院等,通过产教融合推动专业建设。
技能大赛与专业认证:学校与企业联合举办技能大赛,共同制定专业认证标准。
成果与影响
学校通过这些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培养了大量高技能人才。与三一帕尔菲格合作的现代学徒制项目已培养出多名优秀技能人才。
合作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解决了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问题,促进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如东职业高级中学的“双证书”制度具体包括哪些职业资格证书
如东职业高级中学的“双证书”制度具体包括哪些职业资格证书,根据我整理到的资料可以如下:
职业资格证书的范围
“双证书”制度中的职业资格证书包括劳动部门颁发的技术工人系列证书、人事部门颁发的技术系列职业资格证书,以及其他部委或企业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在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中,学生需通过劳动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鉴定,获得食品检验工、内审员、公共营养师和面点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具体职业资格证书示例
在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中,学生需获得食品检验工、内审员、公共营养师和面点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在冶金技术专业中,学生需获得金属冶炼人员国家职业资格中高级工等级证书。
在护理、口腔、药学等领域,学生需分别取得妇幼保健员、西药剂师、药士、美容师、心理咨询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其他相关证书
学校还要求学生考取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及以上或办公软件应用(高新)中级及以上课程证书。
部分专业可能涉及其他行业认证,如市场营销经理助理资格证书。
实施目的
“双证书”制度旨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培训的融合,使学生在毕业时既拥有,又具备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
如东职业高级中学的“双证书”制度涵盖了多种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但不限于劳动部门、人事部门及其他部委或企业颁发的技能等级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如东职业高级中学在技能大赛中获得的奖项有哪些,这些奖项对学生的就业有何影响
如东职业高级中学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些奖项对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获奖情况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校在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荣获1枚金牌,实现了如东教育历史性的突破。自2016年以来,学校在国赛中多次获得金奖,化工设备维修项目更是实现了“三连冠”。
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学校在省赛中也屡获佳绩,例如2017年获得省赛一等奖6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13个。2023年,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省赛,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
其他竞赛:学校还参与了多项省级和市级技能大赛,如2023年南通市职业学校技能比赛,学校获得一等奖13个,二等奖52个。在财经商贸类和生物化工类项目中,学校也获得了省一等奖第一名。
奖项对学生就业的影响
提升就业竞争力:通过技能竞赛,学生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在就业市场中备受青睐。学校2023年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达到58%。
促进优质就业:学校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与企业对接的实践机会,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就业质量。学校与上百家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和就业机会。
增强社会认可度:学校在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提升了学校的社会声誉和品牌影响力,这使得学校培养的人才更受用人单位欢迎,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如东职业高级中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实施
如东职业高级中学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具体包括以下内容,并通过多种方式实施:
教育管理体系
学校建立了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系,包括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领导小组、督导测评小组、教学院部、学生管理组织、社团以及“创客”团队或个人等。这些机构共同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确保教育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教育教学体系
学校构建了多层次的教育教学体系,涵盖通识教育、方法教育、在线课程、慕课课程、课堂沙龙、大创训练、大创竞赛、项目路演、校外交流、集训营、实验班和培训班等多种形式。这些课程和活动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课程设置与教材开发
学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基础》等必修课程,并根据专业特点开设相关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校还自主开发了共享的基础会计、企业经营认知等专业技能平台课程,并编写了6本校本教材。
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厂中校”和“厂中店”,并开展“现代学徒”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设置,深化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些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实践操作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平台建设与资源整合
学校是全国云计算大数据产教融合共同体副理事单位,利用该平台促进产教融合,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学校整合多方资源,为师生提供创业孵化服务,包括场地、经费、待遇、奖励等支持。
四层递进式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采用“四层递进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分为创业教育、创业模拟、项目孵化和创业扶持四个层次。这种模式从基础教育到实践模拟再到孵化扶持,逐步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全员参与与全过程融入
学校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强调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校明确以工作岗位的提质增效为目标,培养与岗位技能相融合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竞赛与成果展示
学校积极组织各级技能大赛,并将竞赛成绩纳入课程体系。近年来,学校在各类比赛中屡获佳绩,例如连续5年获得国赛金牌,教学成果奖和创新大赛两项教学成果荣获省一等奖。
特色活动与交流
学校通过举办创业技能培训活动、分组竞赛、情景模拟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在桂东县职业教育中心举办的活动中,学生通过互动式教学体验和实战演练提升了创业能力。
创新校园环境与管理
学校注重营造创新性的校园环境,通过创新性的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
如东职业高级中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有哪些成功案例
如东职业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总体良好,学校通过多种措施和成功案例确保了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以下是详细分析:
就业率与就业质量
如东职业高级中学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近年来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8%以上,2024届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了85%以上,且本地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均较高。学校还通过技能大赛和职业培训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从而提高就业竞争力。2023年有683名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其中542名学生获得了2个或以上的职业资格。
成功案例
学校注重校企合作和订单式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学校与中天科技、江苏三美化工、嘉通能源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和就业机会。2023年,学校组织了多场企业招聘会,为学生提供了600多个就业岗位,涵盖建筑、智能制造、电子商务、通信等多个领域。学校还与三一帕尔菲格特种车辆技术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现代学徒制”产业学院,培养了51名优秀毕业生,这些学生毕业后顺利进入企业工作。
技能提升与就业支持
学校通过多种技能培训和竞赛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实用技能。学校组织了4000余人次的技能培训,内容涵盖焊接、汽修、会计、电子商务等,帮助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学校还通过“双证书”制度,鼓励学生在毕业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和,进一步提高就业吸引力。
典型案例
学校的毕业生李合庆同学是一个典型的成功案例。他在校期间表现优异,毕业后实现了优质就业,体现了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成效。学校还通过订单式培养和校企合作,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进入企业工作。2023年,学校与南通富沃达新材料公司等企业签订了用人协议,为学生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
社会服务与就业保障
学校不仅注重学生的就业,还通过多种社会服务项目为学生提供就业支持。学校组织了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和专场招聘会,帮助退役军人顺利就业。学校还通过“引企入校”等方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文章标题:如东职业高级中学 技能教育优势凸显
本文地址:http://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1714.html +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