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市职业教育中心 一站式职业教育服务
作者:admin时间:2025-04-22 15:08:40 次
摘要:东台市职业教育中心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构建了涵盖技能培训、校企合作、实训实践、就业服务等全链条的“一站式职业教育服务体系”,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多元化的培训资...
东台市职业教育中心通过整合多方资源,构建了涵盖技能培训、校企合作、实训实践、就业服务等全链条的“一站式职业教育服务体系”,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多元化的培训资源体系
线上云平台与线下课程结合
东台市搭建了"职业技能培训云平台",提供电工、焊工、茶艺师等6大类53门课程,并整合国家及省级50个线上平台资源,形成"互联网+技能培训"模式。学员可通过平台完成岗前培训、技能等级认定等学习,同时享受15个专业级别的免费课程。
线下则通过多个职业培训中心(如机电、汽车维修等省级实训基地)提供实践操作培训,并与企业合作开发定向培养课程,确保教学内容贴近生产实际。
贯通式培养路径
建立中职-高职-本科衔接通道,实施"中高贯通""中本贯通"试点,并每年投入500万元专项经费发展五年制高职专业,覆盖软件技术、工业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形成技术技能人才连贯培养体系。
二、校企协同与产教融合
企业深度参与
推行"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与企业共同制定培训方案,缩短员工适岗时间。例如在招聘会上,30多家企业与学校达成合作,针对电工、数控铣工等工种开展项目制培训。
民办职业培训学校(如地道互联网学校、好苏嫂学校等)提供专项能力培训,覆盖计算机网络、育婴护理等市场需求大的领域。
实训与就业一体化
建设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服务技能鉴定和竞赛考试,同时依托创业基地(如5个学生创业基地)和技术创新活动室,推动学用结合。人社部门还通过招聘会、岗位推荐平台实现培训与就业直接对接,2024年"五一"招聘会现场收集1261个岗位培训需求并达成18项校企合作。
三、全流程支持服务
普惠制补贴政策
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提取5097万元用于职业技能提升补贴,覆盖重点就业群体、企业职工岗前培训及国家职业资格认定,降低学员参与成本。
一站式数字化平台
通过"专业与课程服务中心""教材资源中心"等四大模块,集成教学、实训、教师能力提升等功能,支持在线学习记录回溯、培训绩效评估等,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四、专业设置与基础设施
中心开设机电技术、汽车维修等10个专业,其中3个为省级示范专业,拥有数控技术、模具制造等省级实训基地,并作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和职业技能鉴定站,提供从培训到认证的全流程服务。地址位于东台市富民路2号,交通便利,设施现代化。
东台市职业教育中心通过资源整合、校企联动、数字化赋能和政策支持,形成覆盖"培训-实训-认证-就业"的一站式服务体系,有效对接区域产业需求,助力人才发展与经济转型。
东台市职业教育中心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案例有哪些
东台市职业教育中心与企业合作的具体案例包括以下内容:
校企合作模式
东台市职业教育中心通过引进企业办校,如我国香港东台(东台)东润仪器仪表有限公司、东台环宇汽修厂、明森液压阀生产有限公司等,实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开设了企业冠名班,并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江苏东阁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江苏磊达集团等36个大中型企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参与顶岗实习,企业负责技术研发和职工代培,实现了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
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
东台市人社局在市职业教育中心的指导下,推动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例如与捷士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富乐德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培训了189名学员,其中173名获得国家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证书。这种模式通过“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的方式,打通校企合作的“最后一公里”,为学生提供技能提升和就业机会。
企业参与课程开发
江苏卓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与东台分院合作,开发了计算机相关课程,如《JavaEE企业级应用开发》课程,将企业真实项目融入教学,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为企业提供人才储备。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专业能力,还促进了企业创新。
企业冠名班和订单培养
东台市职业教育中心通过与企业合作,开设了多个以企业冠名的班级,如恒舜3D智能织机项目与职业院校合作,通过订单培养和冠名办班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对口专业人才,同时培养企业的技术技能人才。
企业参与技能提升班
上海电气风电设备东台有限公司和江苏捷士通移动通信公司等企业,通过开办高级技能工提高班,与职业学校合作,为学生提供技能培训和实践机会,进一步深化了产教融合。
校外就业创业基地
东台市职业教育中心与属地街道共建校外就业创业基地,设置创业苗圃、就业讲堂、招聘集市等板块,为学生提供就业和创业支持,同时通过企业与学校的联合,为学生提供精准对接的机会。
企业联合培养
在富安产业园内,多家企业联合开设了小微企业培训班,95名学员获得国家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这种模式通过企业主导,结合学校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
东台市职业技能培训云平台的用户反馈和效果评估如何
东台市职业技能培训云平台的用户反馈和效果评估总体上是积极的,具体分析如下:
用户反馈
东台市职业技能培训云平台在企业员工培训中得到了好评。在某企业的钳工培训中,通过该平台进行线上指导,员工表示“学得轻松,不耽误工作,还学到了知识”,这表明平台在提升学习效率和灵活性方面表现良好。学员如顾育玲通过线上培训成功获得了育婴师证书,并且试用期工资达到7000元,这进一步说明平台在帮助学员提升技能和就业能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效果评估
从提供的培训平台评估数据来看,该平台在多个方面表现优异。“导航清晰操作简便”得分为3.96分,“稳定流畅”得分为4.24分,“制作精良”得分为4.18分,“交流反馈功能强”得分为4.10分。这些评分均高于基准值(橙色水平线),表明平台在用户体验、稳定性、内容质量和互动性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平台功能与支持
和详细介绍了平台的功能,包括线上培训、岗位双向推荐、就业情况跟踪、学习记录回溯和培训绩效评估等。这些功能不仅满足了学员的学习需求,还为培训机构提供了有效的管理工具。平台还开发了多种专业课程,覆盖电工、焊工、茶艺师等多个领域,为学员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用户体验优化
为了确保学员能够顺利使用平台,相关部门提供了详细的安装指导,并针对操作困难的学员进行了现场指导。这种细致的服务进一步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互动性和个性化学习
类似云朵课堂的在线培训平台通过互动直播功能和个性化学习路径优化了学习体验。虽然未直接提及东台市职业技能培训云平台是否具备类似功能,但结合其整体设计和用户反馈来看,该平台很可能也注重了这些方面。
东台市职业技能培训云平台在用户反馈和效果评估方面表现良好。它不仅在灵活性、稳定性、内容质量等方面得到了用户的认可,还在功能设计和服务支持上体现了较高的水平。
东台市职业教育中心的贯通式培养路径具体实施情况和成效如何
东台市职业教育中心在贯通式培养路径的实施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贯通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施
东台市通过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布局,构建了“中高贯通、中本贯通、高本贯通”等多层次贯通培养模式,形成了中职与高职、本科衔接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东台分院作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的分院,实施了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毕业后可获得全日制专科文凭,同时对口就业率超过85%,初次就业月薪平均高于同层次同学历人群。这表明贯通式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就业质量。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的深化
东台市大力推动产教融合,推行校企合作模式,如“企业冠名班”、“现代学徒制”和“新型企业学徒制”,并启动建设产业学院,打造职业教育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和职业体验中心。这些措施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还促进了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的紧密结合
东台市职业教育中心根据当地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新增了软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专业,并开设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等五年制高职专业,以满足区域产业需求。这种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紧密结合,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职业技能提升与培训体系完善
东台市还扩大了职业教育培训规模,开展了在职职工、退役军人、进城务工人员和新型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并建立了完善的技能培训体系。通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推动了技能人才证书与的互通转换,为“技术工人”扩增提供有力支撑。
成效显著
贯通式培养模式的实施,不仅提升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吸引力,还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东台分院的毕业生就业率高,对口就业率超过85%,初次就业月薪高于同层次同学历人群,充分体现了贯通式培养的成效。东台市职业教育中心的改革和创新也得到了江苏省办公厅的督查激励,进一步证明了其成效。
东台市职业教育中心提供的普惠制补贴政策的详细内容和受益人群有哪些
东台市职业教育中心提供的普惠制补贴政策主要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旨在减轻其经济负担,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具体补贴内容和受益人群如下:
资助对象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包括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园的学生。
特别困难、一般困难和比较困难三级分类的学生,资助标准按省定平均分标准分档确定。
资助内容
学费补贴: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学费补贴,最高可享受2年的资助,每年200元/月,总计4000元。
住宿费补贴: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还可享受每年500元的住宿费补贴。
勤工助学补贴:寒暑假期间,学生可通过勤工助学方式获得收入,每学年可收入约1.5万元,用于减轻家庭负担。
受益人群
主要受益人群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包括城乡低保家庭、特困供养人员、孤儿、烈士子女等特殊群体。
政策还覆盖了因病致贫或因残致贫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其他相关政策支持
东台市还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为城乡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农村学员等提供职业培训补贴,进一步提升其就业能力。
对于企业新录用的低收入家庭子女、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群体,也提供岗前培训补贴。
东台市职业教育中心的普惠制补贴政策主要针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学费补贴、住宿费补贴和勤工助学等方式,帮助学生减轻经济压力,顺利完成学业。
东台市职业教育中心的虚拟仿真实训中心是如何建设和运营的
东台市职业教育中心的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硬件设施、软件平台、教学资源、管理制度以及运营模式等。从我整理到的资料中可以出以下几点:
硬件环境建设
虚拟仿真实训中心的建设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如3D数字化、虚拟现实(VR)、人工智能等,将这些技术与学校的教学设施深度融合,形成虚拟仿真实训系统。通过数字孪生仿真、拆装仿真和MR互动仿真构建交互式仿真平台,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配备沉浸式3D立体虚拟现实交互系统、LED大屏、动作捕捉设备等硬件设备,以支持学生在逼真的环境中进行实训。
软件平台与资源开发
虚拟仿真实训中心通过构建数字化资源库,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训指导书、案例项目、仿真模拟视频等。这些资源基于虚拟技术开发,涵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企业技能评价标准的要求。中心还开发了基于虚拟技术的企业实训项目和实践教学案例,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
教学与管理机制
中心采用“虚助实学”的教学理念,通过虚拟仿真实训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互动教学,学生通过VR设备进入虚拟环境进行操作练习,从而实现高沉浸感和高逼真性的学习体验。中心还建立了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确保资源的共享与可持续发展。
运营模式与增值服务
中心的运营模式注重可持续发展,采用统一规划、科学部署的方式,通过智慧实训云平台实现资源的管理、分析和共享。中心还依托智慧教育平台开展训、赛、创、研等运营服务,提升基地的综合价值,并在科研、培训、大赛等方面发挥作用。校企合作也是其重要的运营模式之一,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共享技术、市场和管理资源,进一步提升实训基地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
创新与推广
中心还承担了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虚拟仿真实训中心”平台的建设与运维工作,汇聚全国职业院校优质虚拟仿真教学资源,促进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推动了职业教育的发展,也为其他院校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文章标题:东台市职业教育中心 一站式职业教育服务
本文地址:http://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1707.html +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