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县东辛集团职教中心 东辛集团职教特色介绍
作者:admin时间:2025-04-19 21:54:53 次
摘要:灌云县东辛集团职教中心的历史沿革与特色可从以下方面介绍:历史背景与隶属关系该职教中心前身为1979年创建的江苏省农垦农机中专校,1985年整合为江苏省国营东辛农...
灌云县东辛集团职教中心的历史沿革与特色可从以下方面介绍:
历史背景与隶属关系
该职教中心前身为1979年创建的江苏省农垦农机中专校,1985年整合为江苏省国营东辛农场职业高级中学,1996年曾更名为江苏省东辛集团职教中心,但1998年恢复原名。2002年划归灌云县管理后,纳入江苏省东辛农场中学管理体系。目前,东辛农场中学是一所融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完全中学,包含职教部。
综合性办学模式
学校以“普教、职教、成教三教融合”为特色,拥有初中部、高中部、成教部三个校区,在校生2650余人,教职工188名,专职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比高,中级以上职称教师达114人。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教育壁垒,实现了教育资源整合。
实践导向的职教特色
虽未直接提及职教中心的具体课程,但参考同属东辛农场的教育实践(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可推测其职业教育注重产教结合。组织学生进入工厂学习纺织技术、到田间学习农机操作、参与农业栽培等实践项目,强化技能培养。这种“以特见优”的办学思想(如强调实践技能、科学知识与社会需求结合)可能延伸至职教领域。
荣誉与资质
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标省级重点职业高中”,并获“全国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等称号,体现了其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卓越地位。
东辛集团职教中心(现属东辛农场中学职教部)的特色在于综合性教育体系、产教融合的实践课程,以及省级重点职业高中的优质资质,形成了以技能培养为核心、服务地方现代化的职教模式。
东辛农场中学职教部近年来有哪些显著的教育改革或创新举措
东辛农场中学职教部近年来在教育改革和创新方面采取了多项显著举措,具体如下:
完善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实施了人才结构调整,建立了完善的教学体系,包括队有幼儿园、分场有小学、片区有初中、总场有高中,并发展电化教育,创建职业中学。通过这些措施,学校在四年间共培养了850名中等专业教育人才,并通过引进和派出的方式培养了一批急需人才。
深化校企合作与实践教学
学校深化了“校企合作、产学双赢”项目,成为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科学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江苏海洋大学等高校大学生暑期实践基地及江苏省高校省级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这种合作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还促进了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发展。
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素质教育
学校制定了切合校情的教学基本策略,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每学期开设多种形式的学法讲座,开展学情调研,认真听取学生意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学校还注重学风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创新评价机制与多元化发展
学校构建了“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多元评价机制”,以“品德创优、学业创A、校园创星”为主要内容,推动“校园三创”活动。学校启动了学业达标活动,鼓励学生在不同赛道上取得突破,实现因材施教。
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
学校加强了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并通过常态化、全方位的方式推进师德培育。学校还致力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构建高素质教师队伍。
特色课程与创新教学模式
学校增设了创业教育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注重提高课堂效率并缓解学生学习压力。
灌云县东辛集团职教中心与当地企业或农场的合作模式和成果有哪些
灌云县东辛集团职教中心与当地企业或农场的合作模式和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
东辛农场深化了“校企合作、产学双赢”的项目,成为多个高校的实践教学基地。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科学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江苏海洋大学大学生暑期实践基地以及江苏省高校省级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等,这些合作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同时也为农场培养了高素质青年人才。
金融服务支持
东辛农场与灌云农商银行达成战略合作,后者为其及其下属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截至2023年,灌云农商银行累计为东辛农场及其相关企业发放贷款近1.5亿元,服务职工人数达450余人,用信余额达1.1亿元。这种金融支持不仅助力了农场的发展,也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
东辛农场在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社会管理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并通过与高校合作,如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进一步加强了校企合作。这种合作不仅提升了农场的社会服务能力,还为大学生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劳动教育等多方面的实践平台。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东辛农场通过农业生产的多样化经营(如水产、奶牛及肉鸡养殖等),连续四年实现利润过亿元。农场注重青年人才的培养,每年组织30余期培训,参训人数达千余人次。这种“产才双链”融合发展的模式,既提升了农场的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当地青年就业和技能提升。
灌云县东辛集团职教中心与当地企业或农场的合作模式涵盖了校企合作、金融服务支持、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多个领域。
该职教中心在提升学生就业率方面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东丽区职教中心学校在提升学生就业率方面采取了多项有效措施,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校企合作:学校与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通过举办论坛、宣讲活动以及邀请知名企业进行职业宣讲,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学校通过“访企拓岗”活动主动对接重点行业和企业,巩固友好单位并开拓新兴行业,加强校企合作。
就业服务机制:学校制定了全面的就业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促就业。组织优秀毕业生进行职业规划宣讲,规范实习就业管理,并实施《一生一世促就业》政策。
职业指导与实习教学:学校注重职业指导和实习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确保学生能够适应就业岗位需求。学校实习科、班主任和就业办密切配合,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就业指导。
产教融合:学校通过“课堂进车间,车间进课堂”的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和就业能力。这种模式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高度认可。
就业指导团队:学校成立了就业指导团队,从职业规划、心理辅导到面试技巧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学校还提供“售后”服务,即在学生毕业后继续跟踪服务,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融入职场。
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注重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开展创业培训、搭建创业平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将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内容相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案调整:学校根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开设多个专业课程,并通过竞赛式实践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招生宣传与就业宣传:学校加大招生宣传和就业宣传力度,提高职业教育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从而实现招生规模的突破。
通过以上措施,东丽区职教中心学校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率,还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和职业认同感。
文章标题:灌云县东辛集团职教中心 东辛集团职教特色介绍
本文地址:http://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1598.html +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