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高铁学校 高铁技术前沿与人才培养
作者:admin时间:2025-04-17 22:49:27 次
摘要: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高铁技术前沿与人才培养方面展现出多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前沿技术对接与实训设施升级智慧高铁教学站场建设学校于2...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高铁技术前沿与人才培养方面展现出多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前沿技术对接与实训设施升级
智慧高铁教学站场建设
学校于2021年启动“三站两区间”智慧高铁教学站场项目,该项目通过集成高铁六大子系统、全真设备和仿真运行环境,满足高速铁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这一实训基地不仅与铁路企业设备同步,还具备连接正线、多岗位协同训练的功能,为长三角地区高铁行业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2023年,该项目获批江苏省专项债券支持,进一步推动实训条件升级。
产教融合与技术创新
学校与上海铁路局、中铁电气化局等企业共建“集成共享”的高铁综合实训基地,并获批江苏省“智慧高铁产教融合集成平台”。该基地不仅是国内一流的实训场所,还作为欧亚交通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已接收400多名国际学生学习高铁技术。
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复合型技能培养体系
学校构建了“底层共享、中层支撑、高层联动”的课程体系:
底层共享课程:如“高铁技术装备”“铁路职业素养”等,打破专业界限,强化基础通用性;
中层支撑模块:通过跨专业课程组合培养复合技能,如“高铁联调联试”创新实践项目;
高层联动实践:依托教学站场开发“校园列车开行”等综合实训项目,提升岗位协作能力。
国际化人才培养
学校开发了高铁五大专业的国际化教学标准和20余门全英文课程,与清华大学合作推出“高速动车组运用检修”等慕课课程,并在美国加州大学等多所高校上线。通过半军事化管理模式,将铁路职业素养融入人才培养方案,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9%。
应用型本科教育突破
学校与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合作开展“4+0”“3+2”高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填补了江苏省内高铁专业本科教育的空白,实现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贯通。
三、校企深度合作与师资建设
双师型教师培养
与我国铁路上海局南京桥工段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企业提供“工电供一体”联合作业规范案例,并定期接受青年教师实训。校企联合编写《百年铁路》等教材,推动教学内容与行业技术同步更新。
定向培养与就业保障
学校与铁路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毕业生就业率超95%,部分轨道专业达100%。南京地铁11号线“南京铁道学院站”建成后,将成为全球首个集教学、运营、实训于一体的地铁综合车站,进一步强化产教融合。
四、服务国家战略与社会需求
学校通过技术研发平台(如教育部“高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和国际化项目,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江苏铁路教育馆成为铁路文化国际交流载体,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为我国高铁“走出去”提供了人才保障。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前沿技术应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校企协同创新及国际化布局,已成为国内高铁技术教育与人才培养的领军院校,为国家高铁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三站两区间”智慧高铁教学站场项目的最新进展和成效是什么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三站两区间”智慧高铁教学站场项目自2021年11月奠基以来,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成效。
项目背景与意义
该项目旨在改善学校的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对接轨道交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培养高速铁路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项目还旨在提升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和我国高铁“走出去”的能力。
建设进展
根据江苏省发展改革委的批复,该项目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珍珠南路65号,总建筑面积为11900平方米,总投资估算为19987万元,建设工期为30个月。目前,项目资金由学校自筹解决,并已依法进行勘察、设计、施工招标等工作。学校还召开了多次研讨会,讨论了建设需求、场地布置及功能布局等。
成效与影响
产教融合:学校通过该项目建立了国家级高水平、专业化、国际化、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成为国内一流的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制度建设:学校制定了《智慧高铁教学站场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运行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以规范管理并保障项目的高效运行。
人才培养:项目致力于打造“校企双元育人”的技能人才培养新平台,为轨道交通行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布局与设施
项目包括三个主要站点(哈铁站、复兴站和铁人站)以及两个区间(区间1和区间2),站场布局清晰,便于理解和规划。站场内还配备了轨道、雨棚、钢构桥梁、道路、给排水及铁路“四电”设备等附属设施。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建的高铁综合实训基地具体包括哪些企业和合作内容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企业共建的高铁综合实训基地涉及多家企业和多方面的合作内容,具体如下:
合作企业:
上海铁路局: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上海铁路局共同建设了国内一流的高铁综合实训基地,并通过“互融共生”模式,搭建了“智慧高铁产教融合集成平台”,联合多家高铁企业共同开发高铁运维技术创新。
我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该学院与我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等铁路企业合作,建设了“两站一区间”全真高铁教学站场,包括车务、机务、工务、电务、供电、车辆等全专业仿真实训室。
我国通号集团:与该集团共同建设了高铁教学站场,包含全真车站、双线电气化线路及全真设备、全真运行的综合实训基地。
南京地铁:与南京地铁合作启动了地铁11号线“南京铁道学院站”,并共同开发了14个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南京国铁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与该公司共建了高铁一次、二次变电及远程调度实训系统。
北京四方继保股份有限公司:与该公司共建了牵引变电所和高铁牵引供电系统实训平台。
合作内容:
建设实训基地:学院与上述企业合作建设了多个高铁综合实训基地,如“两站一区间”全真高铁教学站场、高铁列车调度指挥实训基地、牵引供电系统实训平台等,这些基地集成了高铁六大系统,提供全真设备和仿真运行环境。
人才培养:通过“2+1”定向培养模式,铁路企业在学生招录中优先录取“2+1”定向培养生,共同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科研合作:双方在高铁运维技术创新方面开展多项科研合作,如开发在役钢轨缺陷综合检测监测设备与应用、钢轨接触疲劳及裂纹多物理场高速巡检监测技术等。
职业技能鉴定:与南京地铁共同开发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填补了城轨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空白。
技术培训与研发:企业投入大量资源用于实训基地建设和技术研发,包括设备投入、技术骨干派遣以及教师培训等。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和成果有哪些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在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构建协同培养机制
学校通过建立“四大机制”(内部管理、区域协同、要素整合、共同体需求适配)来支撑国际化人才培养。这些机制包括项目运行、平台建设和共同体运作,形成了强有力的保障体系,激活了国际化发展的新动能。学校还与中航国际、埃及军工部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推进埃及郑和学院的建设。
中外合作办学与国际项目实施
学校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亚历山大一世皇帝交通大学开展优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学校还参与了“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开发了非洲急需的轨道交通工种职业技能标准和证书。学校还参与了埃及铁路项目订单培养,为埃及留学生提供铁路基础课程、实训课程及汉语言课程。
国际化课程与教学标准推广
学校开发了符合我国标准的职业认证标准和人才标准,并推广至海外高铁市场。其教学标准被多个国家或地区和地区采用,例如埃及、老挝、俄罗斯等国的教育机构。学校还开设了线上MOOCs课程,为全球学生提供学习资源。
国际化师资队伍与教育平台建设
学校注重国际化师资队伍的培养和储备,优化教师赴境外任教的激励机制。学校建设了数字化教育中心,包括虚拟仿真实训室和实训基地,为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供了先进的教学资源。
产教融合与国际交流活动
学校通过产教融合模式,如建设老挝鲁班工坊,开展产教融合国际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学校还组织学生参与国际性竞赛和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学生的国际化素养。
国际化品牌与荣誉
学校被评为“未来非洲——中非职业教育合作计划”首批中方院校,并获得江苏省高校合作与对外交流高质量发展“A+”评价。学校还荣获“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排名”第5位。
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学校创新了“二元五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现了招生招工即入学、毕业即就业的目标。学校构建了“专业+汉语+文化”的核心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合作开展的高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项目详情是什么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合作开展的高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项目,主要依托高铁专业体系,通过校校企联合培养高层次应用型本科人才。这些合作项目包括“4+0”和“3+2”两种模式。
合作院校及专业: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与苏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合作开展高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项目,涉及的专业包括动车组检修技术、铁道供电技术、铁道信号自动控制技术等。
具体合作模式中,“3+2”模式指的是学生在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完成三年的高职学习后,进入苏州大学或南京工业大学完成两年的本科教育,最终获得本科和学士学位。
培养模式:
“4+0”模式:学生全程在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学习,由苏州大学或南京工业大学提供课程资源和教学支持。
“3+2”模式:学生前三年在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完成高职阶段的学习,后两年转至苏州大学或南京工业大学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
目标与意义:
该项目旨在统筹知名本科高校、高等职业院校及高铁企业的教育资源,填补江苏省高铁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空白。
通过这种联合培养模式,学生能够接受高铁领域的系统化教育,同时获得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双重提升,满足高铁行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其他相关信息: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还与南京工业大学共建了“轨道交通领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进一步深化了双方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
学院注重产教融合,通过订单式培养模式和企业合作,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体现了“未毕业,先就业”的理念。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如何通过技术研发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具体有哪些项目或成果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技术研发平台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研发与创新平台建设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省级轨道交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拥有1000多项专利,为轨道交通行业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这些技术成果不仅在制定行业职业技能标准、设备技术标准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还通过技术交易和技术服务,为地方经济和企业提供了支持。
国际合作与境外办学项目
学院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与多个国家或地区的高校和机构合作,共建了多个教育合作平台。与哈萨克斯坦物流与交通大学合作,共建“郑和学院”;与俄罗斯等国家的铁路企业和高校合作,推动高铁国际化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学院还开发了有轨电车信号系统等综合仿真平台,为轨道交通行业提供技术支持。
人才培养与技术输出
学院通过“树人工程”和“三三三”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并通过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还通过“一带一路”合作平台,推广我国铁路技术标准和职业教育标准,为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发展贡献了力量。
国际交流与品牌建设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欧亚交通高校国际联合会和我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秘书处,搭建了多个国际合作平台,促进了国内职业院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的合作。学院还通过“留学南铁”品牌,提升了国际化办学水平,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人才支持。
境外培训与技术输出
学院每年招收超过100名外国留学生,为他们提供高速铁路综合实训基地的培训。学院还通过“一带一路”合作平台,为我国铁路“走出去”提供技术支持,推动我国铁路技术标准的国际化。
科研成果与技术转化
学院通过科研管理制度的创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培养了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学院获得了多项科技进步奖,包括全国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和我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科学技术进步奖。这些科研成果不仅提升了学院的技术创新能力,也为轨道交通行业提供了重要支持。
文章标题:南京高铁学校 高铁技术前沿与人才培养
本文地址:http://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1536.html + 复制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