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奉化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奉化职教发展新起点
作者:admin时间:2025-03-31 23:59:47 次
摘要:宁波市奉化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以下简称“奉化职教中心”)自1982年创办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奉化区职业教育的龙头学校,也是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浙江省改革...
宁波市奉化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以下简称“奉化职教中心”)自1982年创办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奉化区职业教育的龙头学校,也是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浙江省改革发展示范校和宁波市中职名校。学校位于风景秀丽的奉化江畔,占地面积130多亩,环境优雅,设施完善,现有教职工200余人,其中高级教师187人,双师型教师82人,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奉化职教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理念,秉承“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的教学宗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开设了包括服装设计与工艺、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航空服务等在内的多个专业,其中服装设计与工艺和机电技术应用是浙江省示范性骨干专业。学校还积极推行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模式,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如爱伊美工坊、大众汽修公司等,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并输送大量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近年来,奉化职教中心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现代学徒制、推进课程结构优化等措施,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学校在2020年的高职类高考中本科上线人数达到20人,专科上线率高达100%,显示出其升学教育的强劲实力。学校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开设了如模具制造技术、数控技术应用等特色专业,并与企业合作开发订单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奉化职教中心还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的新生态。学校以红帮文化和工匠精神为底蕴,提出“协同育人、文化内生、绿色发展、评价多元”的发展路径,致力于培养新时代的“红帮匠才”。学校通过建设实验实训基地、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等举措,进一步提升了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展望未来,奉化职教中心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布局,加强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努力打造成为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中职学校。根据奉化区教育事业“十四五”规划,学校将重点建设机电技术应用、汽修、机械数控、旅游服务四大专业,并计划到2025年建成省级高水平职业学校。
奉化职教中心作为奉化区职业教育的重要基地,不仅在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还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等方面走在了前列。随着奉化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政策支持,奉化职教中心必将在职业教育领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宁波市奉化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以下简称“奉化职教中心”)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模式,具体合作案例如下:
与浙江药科职业大学中药学院的合作:奉化职教中心与浙江药科职业大学中药学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中药产业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助力人才培养。
与宁波精益集团、亚路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学校与这些企业开展了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实践教学模式,确保学生在校期间能够接触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从而提升实践能力。
与宁波爱伊美服装有限公司、麦博韦尔电子有限公司、宁波大众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奉化职教中心与这些企业签订了“订单班”和“校企合作共建基地”协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同时企业也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校企共育”模式。
与宁波博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百琪达智能科技(宁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学校与这些企业共建了多个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实训机会,同时企业还为学校提供了先进的教学资源和设备。
与宁波市木木橙托育服务有限公司的合作:奉化职教中心与该公司签订了“木木橙”订单班人才培养协议,将企业全面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了“高职示范带动、中职积极适配、企业全链融入”的一体化育人模式。
会计工厂项目:在财会专业领域,学校与企业共建了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会计工厂”,实现了校企信息共享,通过岗位体验式项目教学方法,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
奉化职教中心还通过多种方式深化校企合作,例如:
订单班和校中厂:学校开办了多个订单班和校中厂,为学生提供了定向培养和实践机会。
校外实训基地:学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习和实训机会。
职业技能大赛:学校组织学生参与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
宁波市奉化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在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采取了多种具体措施和课程,这些措施和课程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以下是该校在这一方面的具体做法:
弘扬工匠精神:
学校以红帮文化为依托,传承工匠精神,通过“红帮德育”项目,将宁波地域特色的“红帮精神”与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相结合,创建“红帮”德育品牌。这一品牌通过主题式、体验式、合作式德育途径,优化德育措施,提升德育工作水平。
学校还通过举办“红帮精神”双创讲坛系列活动,邀请优秀毕业生返校分享成功经验,增强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培养奉职优秀的工匠。
课程设置与专业建设:
学校开设了多个专业,涵盖学前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机器人方向)、会计电算化、汽车整车与配件营销、航空服务、电气运行与控制、美术绘画(平面设计方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等。这些专业不仅涵盖了从学前教育到机电技术、艺术设计、汽车维修等多个领域,还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
学校还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开展生产性实习实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师生共同参与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取得丰硕成果。
创新创业教育:
学校不断完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建立课堂教学、实践教学、自主学习、指导帮扶、文化引领为一体的双创教育课程体系。学校组建了学生创新创业导师团队,鼓励学生创建双创社团,培育双创项目,创建校内“创新创业基地”,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四个一”目标。
学校还通过举办各类技能大赛和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2019年奉化区首届“圣瑞斯”杯创新创业大赛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活动。
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校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和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学校将教育链与产业链、课程体系与岗位标准无缝对接,加强企业参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学校还计划加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参与“一带一路”战略,为出口企业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提升综合实力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德育与文化引领:
学校注重德育队伍建设,成立了“润心坊德育工作室”,以“润心成全”的理念为学生和年轻班主任提供成长指导和服务。学校通过“环境育人”、“课程育人”、“活动育人”、“服务育人”的“四位一体”育人体系,全面优化德育措施,提升德育工作水平。
学校还通过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将劳动教育融入学校、家庭和社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青少年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安全管理与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安全管理,被评为奉化区平安学校4A级单位。学校通过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如人事管理、绩效考核、考勤制度、教学常规管理、学生德育考评处分等,确保财务管理有序高效。
宁波市奉化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不仅在专业技能培养上取得了显著成效,还在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做出了积极贡献。
宁波市奉化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中,包含多个具体项目和目标,主要围绕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和产教融合展开。具体如下:
优化职业教育资源布局
推进职业教育高层次贯通融合,谋划实施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易地迁建工程,打造一流县域职业教育中心。
加快推进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奉化校区二期建设项目,规划设立相对独立的产教融合园和用于开展五年长学制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园区。
提升专业建设和师资水平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定期开设中职学校师资素养提升培训班,加大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招聘力度,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提升中高职一体化招生专业的生源质量,严格控制最低录取分数线,确保招生质量。
重点发展专业方向
计划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等6个专业招收学生203名,五年制学前教育大专班招收学生30名,工贸旅游学校数控技术应用等3个专业招收学生160名,明确专业设置方向。
重点建设机电技术应用、汽修、机械数控、旅游服务四大专业,并扶持新开专业,提高学生升入高等学校的比例。
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建设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和校企合作共同体,培育2个以上产教融合联盟,建设2个一流的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培育3个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5项以上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推动校企合作,共建紧缺专业,获评省级示范基地2项,获评宁波市中职学校第一批职业体验基地创建优秀名单和优秀职业体验项目1个。
完善职业教育基础设施
完成技工学校二、三期实训大楼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学校硬件设施水平。
通过投入资金改善学校环境,如完成旅游学校搬迁工程,建设宿舍楼等工程。
推动职业教育现代化
力争到2025年,建成一所现代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示范名校,4个中职优势专业品牌专业,4个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升学率和就业质量。
终身教育与社区服务
推进终身教育工作,完善“奉化学习”品牌,建设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开展社区智慧教育建设工程,提升终身教育数字化服务能力。
其他支持措施
加强职业教育治理能力提升,深化教育治理改革,提高教育满意度和获得感。
推动教育数字化改革,提升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水平。
宁波市奉化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并在多个方面展现了突出成效。
从整体建设来看,学校自2013年开始智慧校园建设,经过多年的努力,已成为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的样板校。学校通过深入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赋能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学校还参与了教育部职业教育智慧大脑试点项目,严格按照数据对接要求,确保数据真实反映学校的运行状态,为教育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成效方面,学校在智慧化管理、教学和服务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学校开发了教育大数据平台,用于辅助教学与评价,并建立了数字资源库、沉浸式虚拟仿真教学系统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这些数字化设施已成为职业教育的新潮流。学校还通过智慧校园综合管理平台和智慧校园卡管理平台,全面记录学生的教学、德育、健康等多维度数据,为教师的教学决策和学生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在荣誉方面,学校多次获得全国性奖项,包括全国信息化标杆建设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等称号。学校还通过浙江省区域和整体智慧教育试点建设单位的验收,进一步巩固了其在职业教育数字化改革中的领先地位。
学校还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过绿色评价报告单展示学生的成长目标和学习情况,帮助教师精准帮扶困难学生。学校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了教学质量,例如利用混合现实MR技术进行沉浸式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热爱。
宁波市奉化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不仅在基础设施和技术应用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还在教育管理、教学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展现了显著成效。
宁波市奉化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校通过实施“三定”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合作,推动产教融合,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学校与爱伊美工坊等企业合作,建立了“爱伊美工坊”实训基地,并通过“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完善了“校中厂”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度,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还被评为宁波市首批绿色实验学校,进一步深化了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学校的高职类高考成绩逐年提高,2020年本科上线20人,专科上线447人,专科上线率达到了100%。在2023年宁波市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中,学校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及格率上均超过宁波大市平均水平,其中17个班级的语文学科及格率超过100%,13个班级的数学学科及格率超过100%。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
学校开设了多个专业,涵盖学前教育、服装设计与工艺、汽车运用与维修、机电技术应用等多个领域,其中服装设计与工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被评为省级示范专业。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训机会。德育与文化传承
学校以“红帮文化”为依托,传承工匠精神,探索协同育人、文化内生、绿色发展等多元发展道路。学校通过红帮德育品牌建设,将德育融入日常教学和管理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荣誉与社会认可
学校多次获得省级和市级荣誉,如“浙江省改革发展示范校”“德育先进集体”等称号,并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如“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展示大赛”等。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改善
学校占地面积130多亩,设施齐全,环境优美,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还通过智慧校园创建验收,进一步提升了教学和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宁波市奉化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上取得了突破,还通过校企合作、德育建设、文化传承等多方面实现了全面发展。
文章标题:宁波市奉化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奉化职教发展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