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综合性高职教育名校
作者:admin时间:2025-04-14 22:47:29 次
摘要: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综合性强、办学成果显著的职业教育名校,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办学基础与规模学校由江宁区整合多所职业教育资源于2014年成立...
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综合性强、办学成果显著的职业教育名校,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办学基础与规模
学校由江宁区整合多所职业教育资源于2014年成立,占地面积近500亩,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实验设备总值超6600万元。现有全日制学生约5000-8000人,非全日制学生超1万人,教职工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377人,中高级职称占比72.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1%。硬件设施包括国家级、省级实训基地及校企共享现代化实训平台。
二、多元化的教育体系
学校提供五年制高职、综合高中、3+4中职本科衔接、3+3中高职分段培养等多种教育形式,覆盖27个专业,如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工程等。学生升学渠道多样,2020年对口单招本科达线率超60%,五年制高职“专转本”录取人数创新高,2023届毕业生初次就业落实率达96.19%,优质就业率86%以上。
三、卓越的办学成果
荣誉资质:学校获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领航计划建设单位”“江苏省智慧校园”等国家级、省级称号,并连续三年获江苏联院就业工作考评A等次。
竞赛成绩:师生在技能大赛中表现突出,近五年获国赛金牌4枚、省赛金牌22枚,2022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入选“江苏省优质专业”。
科研创新:拥有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3个市级名师工作室,教师团队开发国家级规划教材,并获多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
学校与菲尼克斯、京东集团等近200家企业深度合作,建立“四学院三中心两平台”产教融合体系,提供订单培养、冠名班等模式。学生实习津贴人均2500元,部分达4000元,毕业生就业满意度99%,优质就业率长期保持86%以上。
五、师资力量与教学管理
师资队伍包括省特级教师、市学科带头人、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等,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占22%,副高级职称及以上占比36.27%。学校实施“大美”德育和“五结合四自主”育人模式,注重学生职业素养与工匠精神培养,并通过课程质量体系建设和数字化资源开发提升教学水平。
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凭借其扎实的办学基础、多元的教育结构、卓越的成果输出以及深度的产教融合,已成为南京市乃至江苏省内具有示范性的综合性高职教育名校。
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具体实训基地有哪些,它们如何支持学生的技能培养
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拥有多个实训基地,这些基地通过多样化的设施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学生的技能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电子与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该基地是学校重点建设的示范性实训基地之一,计划投资200万元,旨在成为集教学、实训、培训、科研、竞赛、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实训平台。它支持多学科、不同种类的虚拟仿真课件教学、实验、体验和考核,为五年制高职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该基地还包含专业技能课程仿真动画资源库、精品实训课程一体化教材以及虚拟仿真实训基地软件的建设。
菲尼克斯智能制造产业学院
学校与菲尼克斯电气(南京)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引入了包括PLCnext开放式自动化控制技术、ABB机器人、西门着服系统等先进设备,并与菲尼克斯公司的一线生产线保持一致。这一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能够深入接触企业生产岗位,全面提高操作技能、协作技能和创新技能。
数控实训基地
数控实训基地是江苏省“十三五”现代化实训基地之一,为学生提供了先进的数控设备和实践机会。学校还计划建设机电一体化实训基地和汽车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以进一步完善现代服务业的实训条件。
电子电工实训基地
该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电子与电工领域的实践操作机会,是学校校内实训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经商贸和园林专业校内实训基地
针对财经商贸和园林专业,学校建立了专门的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行业相关的实践机会。
其他实训平台
学校还与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多个实训平台和创新创业培训中心,形成了“四学院三中心二平台”的深度产教融合格局。这些平台不仅支持学生的技能培养,还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这些实训基地通过引入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结合校企合作模式,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在电子与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中,学生可以通过虚拟仿真课件进行学习和考核;而在菲尼克斯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中,学生则能直接接触企业生产线,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学校还通过制定详细的实训计划和明确的目标要求,确保实训教学的质量。
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模式具体是怎样的,有哪些成功案例
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江宁高职校”)在与企业的合作模式上,采取了多种创新形式,形成了校企合作的多样化格局,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些合作模式主要包括“1+2+2+2”办学合作模式、“四学院三中心两平台”校企合作模式以及“一园三区五校百企”合作格局等。
“1+2+2+2”办学合作模式
江宁高职校通过“1+2+2+2”模式,即“一个主体、两个层次、两个方向、两个平台”,构建了紧密的校企合作体系。具体而言:
一个主体:学校作为主体,主导校企合作。
两个层次:包括校企合作和政校企合作。
两个方向:一是校企合作,二是政校企合作。
两个平台:包括“四学院三中心两平台”的产教融合体系。
“四学院三中心两平台”校企合作模式
学校建立了“四学院三中心两平台”的产教融合体系,具体包括:
四学院:菲尼克斯智能制造学院、京东双创学院、联想创新学院、皮草非遗学院。
三中心:中邦汽车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奥特康姆现代学徒制实训中心。
两平台:双元制现代学徒制实训平台、永顺财会专业真账实训平台。
“一园三区五校百企”合作格局
学校形成了“一园三区五校百企”的合作格局,即一个园区(江宁高新区)、三个区域(南京江宁开发区、南京滨江开发区、南京空港经济开发区)、五所学校(包括江宁高职校)、一百家企业。这种合作格局进一步深化了学校与企业的协同育人机制。
成功案例
江宁高职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形成了多个成功的校企合作案例:
与舍弗勒集团的合作:连续8年开展“舍弗勒班”,实施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本土化实践。
与菲尼克斯的合作:连续3年组建“菲尼克斯班”,探索工业4.0背景下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新模式。
与联想集团的合作:组建“联想创新班”,培养IDC运维专业人才。
与格力电器的合作:双方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共同探索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模式,打造区域产教融合的典范。
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建立中邦汽车实训基地。
与德国LMT集团的合作: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计划。
其他合作形式
学校还通过订单培养、冠名班、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等多种形式开展校企合作。学校与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开展“3+3中高职分段培养”计划,重点建设财会专业、汽车专业、物联网专业等。
成果与影响
通过这些合作模式,江宁高职校不仅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还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优质率达86%以上。学校还获得了多项荣誉,如“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等。
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有哪些行业或企业
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多个行业和企业,具体如下:
行业分布:
学校开设的专业涵盖了电子与信息技术类、计算机类、机械类、机电类、现代服务业类等多个领域,这些专业与江宁区的主要产业类别高度契合,因此毕业生就业渠道较为畅通。
毕业生主要就业于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机电设备、汽车制造、现代服务业等方向,这些行业是学校重点发展的专业方向,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企业合作:
学校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包括菲尼克斯、蒂森克虏伯、西门子、爱立信、航天晨光、南高齿、南瑞集团等世界500强企业,以及海尔集团、苏宁物流、DELL(我国)有限公司、京东公司等知名企业。这些企业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就业机会,部分毕业生甚至进入企业担任骨干或中层干部。
学校还与近200家企业合作,形成了“四学院两中心四园区”产教融合的校企命运共同体,这些企业大多为世界500强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选择。
区域就业:
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8%以上,其中优质就业率超过86%,本地就业率接近100%。这表明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在江宁区及其周边地区就业,例如江宁经济开发区、南京新港开发区等。
2024年举办的“就在江宁”毕业季招聘活动中,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圣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多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长安汽车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中船鹏力(南京)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吸引了大量毕业生。
就业满意度:
毕业生就业后,用人单位对留用率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五险一金。许多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或中层干部,部分毕业生甚至自主创业。
薪资待遇:
学校毕业生的起薪普遍较高,2023年毕业生的实习期间综合津贴人均3500多元/月,就业后起薪超过4200元/月
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科研创新方面有哪些具体成果,如专利、论文等
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科研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具体包括专利、论文以及教学成果等方面。
专利成果:
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2021年12月24日申请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散热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并于2022年6月10日获得授权。
该校还在2023年6月29日申请了一种电力实训综合试验台的实用新型专利,并于2023年12月15日获得授权。
该校还获得了36项新型实用专利。
论文与课题研究:
学校在科研论文方面表现突出,共发表论文490篇,其中多篇论文涉及物联网、电气自动化、课程改革等主题。
在课题立项与结项方面,学校完成了98项课题,包括省级以上课题10项。
学校还参与了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其中2021年市级以上课题在研26项,结题11项。
教学成果:
学校的教学成果也获得了多项荣誉,例如在2021年省职业教育类教学成果评选活动中,学校选送的教学成果《智慧、融合、双创:产教融合型现代化实训平台的探索与实践》荣获一等奖。
学校还编写了70部教材,为职业教育领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其他科研创新成果:
学校在技能大赛中也取得了优异成绩,学生在国家级和省级比赛中多次获奖。
学校还注重科研与实践结合,例如开发了基于信息化教学的课程改革等。
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科研创新方面展现了强大的实力,尤其是在专利申请、论文发表、课题研究以及教学成果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大美”德育和“五结合四自主”育人模式具体内容是什么
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实施的“大美”德育和“五结合四自主”育人模式具有以下具体内容:
“大美”德育体系
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大美”德育为核心,构建了创新的德育体系。学校通过健全领导体系、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以及开展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如大课间跑操、主题班会课、心理活动课等,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学校注重学生社团活动,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五结合四自主”育人模式
“五结合四自主”育人模式是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重要教育理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五结合:
素质教育与技能教育相结合;
严格要求与人文关怀相结合;
课堂主阵地与活动主渠道相结合;
学校引导与学生自主发展相结合;
校内主战场与校外大课堂相结合。
四自主:
自主管理;
自主教育;
自主服务;
自主发展。
该模式旨在培养具有公民素质、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和家国情怀的“新时代新工匠”,并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校通过“五结合四自主”育人模式,重点培养学生的五种核心素养,即公民素质、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和家国情怀。这些素养是学校育人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关注。
教育实践与社会服务
学校还强调产教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和实训基地建设,将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学校与菲尼克斯、京东集团等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同时推动学生在真实环境中锻炼技能。
文章标题:南京江宁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综合性高职教育名校
本文地址:http://www.zl0000.com/xinwenzhongxin/jiangsuzixun/1444.html + 复制链接